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传统到现代:本雅明文艺观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27 18:16

  本文关键词:从传统到现代:本雅明文艺观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本雅明 灵韵 震惊 寓言 大众文化


【摘要】:瓦尔特·本雅明,德国著名思想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站在世纪之交,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革,准确地预知了机械复制技术时代到来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提出灵韵、震惊、经验、寓言等一系列概念对现代艺术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剖析了在复制背景下从传统到现代文艺发生的种种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本雅明对现代文学艺术的深刻剖析对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求得中国社会当下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分四部分对本雅明的文艺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本雅明灵韵概念的梳理与界定,分析本雅明理论中传统艺术的特征,阐述机械复制技术作用下传统灵韵的散逝。第二部分:将从本雅明对震惊、经验、经历、寓言等相关概念的阐述出发,论述现代艺术的特征与内涵。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本雅明与阿多诺对待大众文化的不同态度,剖析繁荣的大众文化存在的困惑与不足。第四部分:分析本雅明文艺思想对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及文学艺术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本雅明 灵韵 震惊 寓言 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8
  • 第一章 灵韵的消逝8-18
  • 第一节 灵韵——传统时代的价值光辉8-11
  • 一、本真性9-10
  • 二、膜拜价值10-11
  • 三、凝神专注的接受方式11
  • 第二节 灵韵的消逝11-14
  • 一、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受到挑战11-12
  • 二、从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12-13
  • 三、从凝神专注式接受到消遣性接受13-14
  • 第三节 现代商品的光环——虚假的灵韵14-18
  • 第二章 机械复制技术下的现代艺术18-32
  • 第一节 震惊18-21
  • 一、震惊与现代都市心理18-20
  • 二、经验的匮乏与经历的激荡20-21
  • 第二节 走向费解的现代艺术21-27
  • 一、布莱希特的间离剧21-22
  • 二、波德莱尔的抒情诗22-25
  • 三、寓言中的救赎25-27
  • 第三节 艺术与现实——模糊的边界27-32
  • 第三章 大众文化的繁荣与迷惘32-41
  • 第一节 机械复制技术下大众文化的繁荣32-33
  • 第二节 荒芜的精神家园33-35
  • 第三节 本雅明与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争论35-41
  • 一、本雅明与阿多诺对于大众文化的不同态度35-38
  •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38-41
  • 第四章 本雅明文艺思想在当下的意义与价值41-46
  • 第一节 文学理论研究扎根、服务于文学艺术现实41-42
  • 第二节 过度娱乐下意义的缺失42-44
  • 第三节 雅与俗之间的权衡44-46
  • 余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谋;本雅明之死[J];读书;2003年02期

2 罗如春;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3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4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勇;于闽梅;;笔谈: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本雅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2期

6 李云刚;;整合还是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J];求索;2007年03期

7 纪逗;;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8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9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10 张典;;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孙斌;张艳芬;;从叙述的没落到电影的兴起: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5 陈祥勤;;神性语言、柏拉图理念和历史的弥赛亚救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的神性基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展;本雅明的天使[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3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4 谭小歌;抗拒机械[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7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陈鸿;他在莫斯科流露天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杨栗(书评人);“摄影”的野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孙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拉得更近与看得更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1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31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