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评理论 指称物 英美符号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将英美符号学传统中指称物的概念运用于其符号学实践中,从而达到对由指称物所代表的社会现实领域进行认知和分析的目的,同时弥补了此前在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时存在的方法论缺陷。此外,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客观上对英美、结构主义两种符号学传统的方法论进行了理论汇通,并突出了指称物在符号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为符号学理论建构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评理论 指称物 英美符号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WW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9.5;B089.1
【正文快照】: Author:Zhang Bi,Ph.D.,is a lecturer in the Faculty of Liberal Art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00,China),withresearch interests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Western literature.Email:china_zhangbi@163.com作为符号学概念的“指称物”(referent),源自以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碧;;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符号学的批判与借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碧;;批判立场陈述与多元方法整合——论斯图亚特·霍尔的符号学观及符号学实践[J];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亚;批评理论与作品阐释再认识——兼与殷企平先生商榷[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2 徐岱;文学的“看法”与“见识”——对一种“批评理论”的批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吴晓玲;化腐朽为神奇 变污泥为黄金——中西丑美批评理论及其积极意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雪虎;批评理论的当代意味及其内在策略[J];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5 张琼;;展望跨学科跨领域的批评理论——评沃尔弗雷斯的《二十一世纪批评述介》[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6 朱刚;;批评理论的今天和明天:李奇教授访谈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7 翟海清;;新时期散文批评理论建构的现状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2期
8 潘凯雄;贺绍俊;;多元化格局中的失调: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分离[J];文学自由谈;1987年02期
9 章国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J];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01期
10 谷启珍;十字路口:法国文艺批评理论面临选择[J];文艺争鸣;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雪虎;;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鸿雁;;历史的选择——新时期引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衡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后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钊;批评理论[N];光明日报;2002年
2 朱刚;男孩的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的“麻烦”[N];文艺报;2007年
3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郭国昌;推动文艺批评理论创新[N];人民日报;2011年
4 肖自强 张翠;润物细无声[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记者 亦卓;积极推进中国电视制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朱刚;世纪之交的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尴尬![N];文艺报;2000年
7 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给学生一个工具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申琳;中国电视的“醒世恒言”[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欧阳宏生 彭晓华;电视批评亟需诚信品格[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晔;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石效美;论艺术的道德批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燕;用文化批评理论阐释《螺丝在拧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欧造杰;乔治·布莱的意识批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弓丽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与写作技巧[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5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4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