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洛看中世纪神权的悖异过程及其信仰意识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马洛看中世纪神权的悖异过程及其信仰意识问题
【摘要】:文艺复兴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意外死亡与他的剧作《巴黎大屠杀》的历史语境中的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悖异,分为个体型和群体型两大类型。从天主教产生的早期历史和圣经之中可以发现隐藏着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悖异因素,并且这种悖异因素逐渐得以内化成为西方意识形态体系下的一种无意识的世界观。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一1593年5月30日,克里斯托弗·马洛在英国德普特福德的一处私宅遇刺身亡。1925年发现的一份验尸官的报告中称其“在与人聚众斗殴之中,被匕首刺中右眼上部sIsIsIsI,伤口深两英寸,宽一英寸,该人随即死亡(着重号为作者所加)”[1],凶手后因出于自卫而判无罪释放。这份验尸报告有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婷婷;洪增流;;从A到Ω的流变——从《一个月的星期天》看厄普代克对美国宗教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2 金衡山;;百年嬗变:《美丽百合》中的历史迷幻[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3 屠茂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基督教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陈丽丽;黄凯妮;;破碎的信仰——从《罪与罚》看信仰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1期
5 胡传胜;信仰的起源[J];学海;1990年01期
6 何伟文;;上帝死了,天使自由了——论默多克《天使的时光》中的宗教信仰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7 张敏杰;;狄更斯的《耶稣生涯》[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8 罗少清;;简评戴维·洛奇的《天堂消息》[J];作家;2009年02期
9 莫莉;;目光的失去成就了主体的重生——用拉康的目光理论解读奥康纳的《慧血》中黑兹尔的宗教救赎和重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朱虹;;基督教《圣经》与《简·爱》[J];读书;198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鹏;审美、信仰、消费的交错:奇幻小说接受效果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亚芹;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自由之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丽丽;信仰与乌托邦——伯尔作品选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汪岚;重建生活的新家园—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信仰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袁姝;以诗之名祈祷[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曾艳;西蒙娜·薇依的思想和创作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7 殷雄飞;奥康纳小说《智血》中主人公的堕落与救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秀英;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儒家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东亮;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宗教因素[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国胜;坚守犹太传统: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2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2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