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的转世神童——平野启一郎及其文学创作
本文关键词: 三岛由纪夫 青年作家 文学创作 《新潮》 创作道路 物语 谷歌公司 尼古拉 双性人 独自一人 出处:《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青年作家中,平野启一郎是难以忽略掉的一位。1998年,《新潮》杂志八月号一次性刊载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日蚀》,并给予了他"三岛由纪夫的转世神童"的高度赞誉。凭借此部作品,平野启一郎不仅以新人作家的身份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更是于二十三岁时便一举夺得第一百二十届芥川文学奖,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芥川奖得主。从此以后,平野启一郎的创作道路越走越顺,先后完成了"浪漫三部曲"(《日蚀》《一月物语》《葬
[Abstract]:Among the young Japanese writers who were born in -30s, On 1998, the August issue of Newfashion magazine published his novel, the Eclipse, and gave him high praise for his "Miyashima's reincarnated prodigy". Not only did Ichiro Hieno begin to emerge in the Japanese literary world as a new writer, but at the age of 23, he won the 120th Kuagawa Literature Award and became the youngest Muashigawa Prize winner at that time. Since then, Ichiro Hieno's creative pat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mooth, and he has completed the Romantic Trilogy (the eclipse of the Sun, < the Story of January), and the burial,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I31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浅析三岛由纪夫的政治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4期
2 汪艺;;三岛由纪夫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J];文学教育(上);2009年04期
3 于秀华;;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青春之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4 祝昊;;颓废的纯洁与美——三岛由纪夫怪异美学管窥与探由[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5 魏策策;;三岛由纪夫与希腊艺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6 姚亚美;;三岛由纪夫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7 邹慕晨;;镜中的表演者——三岛由纪夫[J];名作欣赏;2013年02期
8 朱碧璐;;酷读《禁色》——三岛由纪夫性政治主张的文本完成[J];名作欣赏;2013年14期
9 唐月梅;文艺上古典美之展现──三岛由纪夫美学思想的核心[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4期
10 唐月梅;;三岛由纪夫之死新析[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佳;;阿波罗和菊花:从三岛由纪夫的近代能乐看东西方戏剧特点的结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王菲宇;细江英公和他的“球体写真二元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未孩孩;三岛由纪夫的自我“祛魅”[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李德纯;美的涉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白晓煌;笑看樱花飞舞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唐月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春的总决算[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毛莉;日本财年安排124亿日元用于防控轻生现象[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许金龙;心灵的天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张元章;好的作品难以金钱来衡量[N];珠海特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葛传红 ;日本政坛会不会“向右转”[N];国际金融报;2005年
10 张弘;十月:收藏青春的记忆与感动[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彬;论三岛由纪夫的男性崇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俞翔;矛盾的产物——再看《丰饶之海》和它的作家三岛由纪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姚亚美;论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邹园;表现、有机体、主体:三岛由纪夫的美学谱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琳琳;三岛由纪夫的唯美女性形象描写的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6 魏策策;三岛由纪夫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丽;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D];西北大学;2006年
8 郑慧娜;殉死认知与三岛由纪夫小说的艺术之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丽君;论三岛由纪夫的男色性爱论与虚无死亡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金冰;三岛由纪夫美学世界的最高境界—死亡之美[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9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9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