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卡夫卡的“看”与“被看”

发布时间:2018-02-21 04:24

  本文关键词: 卡夫卡 眼睛 犹太人 城堡 作品 世界 变形记 作家 现实生活 创作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大凡见过卡夫卡肖像的人,不能不为他的眼睛所震撼。这双眼睛清澈纯净、明亮有神,却流露出十分复杂的信息,既有羞涩、忧伤、恬淡和迷惘,也有惊恐、焦虑、自信和犹疑……我国学者曾艳兵先生认为:"卡夫卡的眼睛里似乎什么都有,但你却无法准确说出是什么。"正如卡夫卡作品一样,这双眼睛玄奥神秘、迷雾重重,着实令人捉摸不透。可这双眼睛却像子弹一样洞穿
[Abstract]:Everyone who has seen Kafka's portrait cannot help but be shocked by his eyes, which are clear and pure, bright and divine, but reveal very complex messages, ranging from shyness, sadness, tranquillity and confusion to panic and anxiety. Confidence and hesitancy. Chinese scholar Zeng Yanbing believes: "Kafka's eyes seem to have everything, but you can't tell exactly what it is." like Kafka's works, these eyes are mysterious and hazy. It's hard to fathom. But the eyes are pierced like bullets.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I52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克劳斯·W·乔纳斯;邢惕夫;;现代文学的著名代表作家卡夫卡[J];世界文化;1983年05期

2 车成安;卡夫卡思想与创作中的犹太情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曾艳兵;卡夫卡的中国情结[J];德国研究;2004年03期

4 朱砂;;死神面前的爱情舞蹈[J];意林(原创版);2009年02期

5 施婉丽;;米莱娜与卡夫卡[J];世界文化;1993年04期

6 邹扶澜;;洋娃娃的来信[J];可乐;2009年02期

7 曾艳兵;卡夫卡与弗洛伊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曾艳兵;重构“通天塔”神话——读卡夫卡的《城徽》[J];名作欣赏;2004年02期

9 曾艳兵;;格来姆与卡夫卡的奥德拉德克[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0期

10 ;说卡夫卡[J];美文(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2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曾艳兵;陈秋红;;钱锺书《围城》与卡夫卡《城堡》之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5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晓苏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四平;;梁小斌:诗意的思考——解读《独自成俑》和《地主研究》[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9 郝岚;;小说的危机年代[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10 徐亚萍;;动真情,说真话,养真性,做真事[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铮;《海边的卡夫卡》风靡德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残雪:卡夫卡的意味[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晓莉;充满隐喻的世界[N];西安日报;2003年

4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李黎;电子牢笼里的卡夫卡[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凌俊;《海边的卡夫卡》热席卷日本[N];文学报;2003年

8 胡志明;德语文学研究的一代风流人物[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10 沈维藩;《海边的卡夫卡》——当今日本社会的批判书[N];深圳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晓琴;中国先锋小说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的考辨[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8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栗丹;当代小说视阈中的“另类”作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施赞聪;权力与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黄玲;残雪对卡夫卡小说模式的接受与变异[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颖;“卡夫卡”的呓语[D];安徽大学;2005年

7 张弘;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窦燕;“我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荣格心理学视阈下的卡夫卡及其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大奎;卡夫卡悖论式人格解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2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