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由知性走向道德的自

发布时间:2018-02-22 16:45

  本文关键词: 道德 知性 知识分子 新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后殖民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 精神分析 批评家 文学批评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20世纪中期,围绕着左翼刊物《党派评论》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批评家,他们大多居住在纽约,因而也被便利地称为"纽约知识分子",特里林被公认为其中的灵魂人物。这时也是形式本体批评空前繁荣的时代,例如,新批评、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读者反应批评、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等,给文
[Abstract]:In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a group of prominent critics, most of whom lived in New York, gathered around the left-wing publication Party Review. Thus it is conveniently called "New York intellectuals", and Trilling is recognized as the soul of it. It is also an era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in formal criticism, such as new criticism, structuralism, Russian formalism, post-structuralism, Semiotics, reader response criticism, phenomenology, hermeneutics, deconstruction,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Marxism, post-colonial criticism, etc.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棠,曹晓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散论[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米勒;刘亚东;;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10期

3 崔东;乔治·艾略特的情感道德[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4 何清;;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浅析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的深刻蕴涵[J];名作欣赏;2006年10期

5 王豪;;法律与道德[J];晚报文萃;2007年23期

6 刘秋;赵莹;朱海峰;;善与爱:人类道德的明灯——论索尔·贝娄作品的思想内涵[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2期

7 韦尔伯·斯克特,马骥;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J];东疆学刊;1987年04期

8 陈凌;浅论安娜之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尹建民;艾略特的诗歌理论与新批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周文斑;是政治状子还是呼唤人性的文本——兼论《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显t,

本文编号:1524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24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