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小说陌生化之生成——从叙事意图的矛盾逻辑说起

发布时间:2018-03-07 11:39

  本文选题:小说 切入点:叙事意图 出处:《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叙述者(核心人物)意图实践过程复杂、曲折、新奇的企求是小说陌生化生成的根源与动力,然而却与其简洁、顺畅、明了性企求构成矛盾逻辑,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延宕与压缩两大手段。延宕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与压缩性叙事所达到的空灵性、神秘化效果,一起构成了小说情节引诱人的巨大张力。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trangeness has long been familiar, but it is a tempting new topic to use narrative philosophy (intention narrative theory) to explain how the strangeness of the novel came into be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plot is the most basic sequence of intention narration, and the intention and its practical process define the type of plot. The reader, the external narrator and the internal narrator (the core character) have complicated and tortuous process of intention practice. Novelty is the source and motive force of the strangeness of the novel, but rather than its simplicity, smoothness and clarity, it constitutes the contradictory logic. The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produced by the delayed narration and the empty and mysterious effect achieved by the compressed narration constitute the great tension of the plot of the novel.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W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继武;;《聊斋志异》反讽叙事修辞简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吴文薇;寻求中西叙事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关于建构中国当代叙事学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江守义;;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江守义;;唐传奇结尾的故事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江守义;;培养“文学能力”,提升学生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肖英才;阮辉辉;;关羽艺术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万云;;文学语言的哲学思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5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姝;材料的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旦正才让;藏族古典诗学味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红梅;;论爱伦·坡小说的“陌生化”效应[J];作家;2009年16期

2 范莉;;试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陌生化技巧的使用[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3 苏维娜;;陌生化的审美之维——读《致羞涩的情人》管窥陌生化的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卢春林;;略谈《宠儿》的文学性和陌生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刘中宇;;用“陌生化”的眼光看《项链》[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6期

6 程欣;;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J];作家;2010年24期

7 李自修;故事:情节的张本——俄国形式主义散文理论简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李倩;欧洲近代小说另类人物形象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9 王亮;;《百年孤独》的“陌生化”赏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崔玉霞;;论《百年孤独》的“陌生化”艺术[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珍;;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晓燕;;“延存”的艺术:论加拿大英语小说主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罗晓云;;海勒笔下的大卫王[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王国富;;论《巴尔塔斯画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陈新宇;;苏联小说非英雄化主题的演变[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娟利;;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的逃亡者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宏安;《大西岛》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孙生;首部涉及天体生物学的小说引进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4 季剑锋 书评人;看,,里面是空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海飞;拐弯之处就是黑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李公昭;“我对战争有信念”[N];文艺报;2005年

7 兰守亭;库切的小说:是《福》而不是《敌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马婷;“沉默之子”的言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杨仁敬;走近美国后现代派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刘恒涛;布克奖得主 喜欢在厨房写作[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4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7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8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怡;缝合的百纳被[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琳琳;《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陌生化艺术[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彭娟;论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永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异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谭念;论托玛斯·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发展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兵;让自由展翅高飞——论艾瑞卡·琼的小说《怕飞》中的女权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杜丽娟;永恒的求索[D];河北大学;2004年

8 邓晓莹;存在的深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炎;一个自语者的心灵世界[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马威艳;维多利亚时代小说英语中的名词所有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9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79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