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格列佛游记》主题思想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01 14:41

  本文选题:电影 切入点:《格列佛游记》 出处:《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摘要】:1996年,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被改编成电影,一举荣获五项美国艾美奖。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的镜头切换,充分表现了英国殖民主义时期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影片的情节充满了夸张和讽刺,当时的英国统治者乔治一世王朝肮脏的罪恶本质被暴露无遗,骄傲、虚伪、卑鄙、自私是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特征。人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期忍受着剥削和痛苦。本文通过对影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电影《格列佛游记》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Abstract]:In 1996, British writer Swift, born in the 18 th century, adapted Gulliver's travels into a film and won five American Emmys.In this film, the director uses a large number of lens switching, fully showing the ugly face of British capitalists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The plot of the film is full of exaggeration and satire. The dirty nature of the British ruler George I was exposed, pride, hypocrisy, despicability and selfishness we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tish aristocratic bourgeoisie at that time.In such a living environment, people have endured exploitation and pain for a long time.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film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theme reflected in the film Gulliver's Journey is analyzed.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燕;;荒谬、讽刺的震撼[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2 若尘;;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J];世界文化;2006年12期

3 李玮炜;;文化殖民主义的再现——电影《格列佛游记》的后殖民主义视角[J];世界文化;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诚;;论《格列佛游记》中的反殖民意识[J];电影文学;2013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滕永琛;试析“黑色幽默”与60年代美国的“荒谬世界”[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向辉 ,王丽丽;从《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J];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明星;;从宫崎骏的“内功”看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2 薛菊花;;浅析电影《宿醉》的艺术魅力[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3 王建设;;试论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9年16期

4 徐越化;论电影的细节艺术[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赵光;;论电影《色·戒》的性爱表现[J];电影评介;2008年11期

6 何成华;;论钢琴的音乐元素在《海上钢琴师》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7 单洪根;细节的魅力——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一个细节想到的[J];电影评介;1979年10期

8 马瑞;;华丽交响曲——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色彩运用[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9 汪昀;;希望人生——影片《恋恋三季》读解[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吴璇;;谈影视音乐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2 潘予;;一点体会——在电影《安居》中扮演角色的心得[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3 斯坦芬尼·德波尔;;跨区域空间的探寻与整合:三池崇史电影中的性别、类型观念与亚洲[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4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5 杨静;;谈“电影立法”的问题[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6 陆地;郭淼;;韩国电影振兴对中国的启示[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沈鲁;胡辛;;浅议“新民俗电影”的审美旨趣[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芭芭拉·凯分海姆;艾前红;;影视人类学的方法[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9 郭连文;;艺海无崖、艺海无边[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林洪桐;;电影的现代性与银幕表演[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一岚;中国:世界电影下一个浪潮?[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记者 李妍;儿童贺岁公益电影打出明星牌 各界名人借《浅蓝深蓝》献爱心[N];中国电影报;2005年

3 陈飞虹;半为社会 半为自己[N];吉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刘晓娟;在巨人肩上翩翩而来[N];吉林日报;2005年

5 边芹;13人俱乐部与单纯的什蒂人[N];文汇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立华;去网吧看电影[N];中国商报;2005年

7 通讯员 陈茅 汪洋;汉滨区百场电影下基层[N];安康日报;2006年

8 记者 朱玉卿;河北迁安一年2500场科教电影进农村[N];中国电影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翁灵娜;岳塘区送电影下乡[N];湘潭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黄华;电影《知子罗》昨日在怒江开机[N];云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尔;电影表述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2 盘剑;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D];浙江大学;2004年

3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李一峰;传媒即体验[D];浙江大学;2006年

5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6 孙琬君;女性凝视的震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杨姗;高端心脏MR多技术联合应用对心肌缺血及活力判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菊;当代中国电影文化格局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晓丹;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D];郑州大学;2005年

3 魏巧俐;互联网时代电影文化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瑛;电影电视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俊;吴贻弓导演艺术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6 刘小凤;在外语教学中使用影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范风琴;电影艺术在数字时代的生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海峰;试论电影观众的接受之维[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荔;论科幻电影中的“虚幻”与“真实”[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郑婉姗;文学在异质媒介间的转向与承续——以电影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9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9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