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一个数学公式的文学旅行——从《地下室手记》到《1984》

发布时间:2018-04-13 09:52

  本文选题:数学公式 + 反乌托邦 ; 参考:《俄罗斯文艺》2013年03期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后期小说蕴含着反乌托邦思想的萌芽。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中,表现为旗帜鲜明地否定时代以理性至上的倾向。84年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淋漓尽致地讽刺极权理性对常识规律的随意歪曲和对人性的任意泯灭。有趣的是,这两个文本均以一个相同的数学公式"二二得四"为象征标靶来推展演绎。本文以此入手,剖辨这一个数学公式在两个文本中有同有异的演绎轨迹、喻指批判以及含蕴其中的文化互审,以此发掘陀氏的反理性乌托邦思想对后世反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Abstract]:Dostoevsky's middle and late novels contain the germination of dystopian thought.In his novella, Notes in the basement, this is manifested as a clear-cut denial of the tendency of the times to be rational. 84 years later,British writer George Orwell, in his famous dystopian novel < 1984, satirizes the arbitrary distortion of common sense by totalitarian reason and the arbitrary disappearance of human nature.Interestingly, both texts use the same mathematical formula "two two and four" as the symbolic target.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mathematical formula has the same and different deductive trajectories in the two texts, metaphorical criticism and cultural cross-examination.In this way,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uoshi's anti-rational utopia on later dystopian literature are explored.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题视域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后期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SK2013B203) A类重点学科项目“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人物”及其现代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玉清;;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惩罚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王婷;;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4 赵志浩;;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哲学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罗松涛;;《论历史概念》:历史的辩证意象——兼论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黄学胜;;主体性哲学的困境与出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7 王学博;;小说《香水》对启蒙理性的反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糜海波;;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前提[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9 李智慧;;“贫穷色情”下的文化霸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10 王利涛;;启蒙与神话的纠缠——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判[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8 姜海波;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荣清;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4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5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伟雄;技术进步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月华;天津文化产业中的相声演出市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月玮;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中的“恶”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贺;马克思与生态学思想的关系及其实践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周党;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及策略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程丽蓉;;反乌托邦与解乌托邦——《白银时代》与《1984》的比较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陶文昭;信息时代乌托邦的复兴及其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广勋;汤卫根;;失败的追寻:乔治·奥威尔的《1984年》解读[J];云梦学刊;2006年03期

4 郭振新;;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解读《复活》[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5 星河;;乌托邦与反乌托邦[J];科技潮;2008年10期

6 蒋馨;;《动物庄园》的反乌托邦色彩[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7 刘英;李莉;;批判与展望:英美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刘绪才;;《狗祭》的“反乌托邦”主题及形成[J];草原;2010年03期

9 张静;;再造乌托邦[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7期

10 刘县书;;歧视的反乌托邦[J];杂文选刊(上半月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利用维思组版系统巧排数学公式[A];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编辑学论文集[C];1999年

2 蔡川;苏伟;李冠宇;赵燕娟;李廉;;MathML编辑及显示技术研究[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秀雅;许卉艳;;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在中国的研究简述[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尤勇;;创作角色的过程[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5 方芳;;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王正富;陈公亮;;科技期刊中数学公式的编排雏议[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7 卢达;浦炜;谢铭培;;一种实时手写数学公式识别系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8 袁素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之我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肖敏;黄磊;刘迎建;;数学公式识别系统[A];第八届全国汉字识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金海鹰;郭海科;张洪洋;;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幅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清;数学公式输入不求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2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蒋礼卫;类比教学在数学公式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1年

3 江山;汉王发布手写公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魏文忠,刘必祥,,陈光平;探寻精细化管理的"数学公式"[N];中国税务报;2005年

5 杨振中;汉王发布手写公式[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6 山东 吕立霞;一步一步学数学公式的输入[N];电脑报;2005年

7 朱建中;在《几何画板》中使用数学公式或符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刘同军;在《几何画板》中编辑数学公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9 杨建邺;数学公式还会吓跑人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张亚君;如何实现公式颜色的更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慧萍;当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寓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冯小庆;普拉东诺夫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思想与诗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苏伟;基于Web的数学公式输入及可访问性关键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顾韶阳;理想与现实—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中人性的揭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祁程;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巨峰;联机手写化学公式处理关键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志伟;数学表达式数字化处理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与探索:英国乌托邦文学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范志广;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旭明;在线手写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丽红;印刷体数学公式特殊结构的分析与重构[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红丽;《千万别丢下我》中的反乌托邦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欣;《地下室手记》的哲学意义及诗学特征[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张利新;乌托邦精神的蜕变[D];山东大学;2009年

6 喻志强;印刷体数学公式识别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广勋;文本的聚焦与意义的辐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鹏飞;论《1984》对英国乌托邦小说传统的颠覆和超越[D];兰州大学;2008年

9 郭志峰;中文扫描印刷体文档中数学公式的特征提取及定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键;印刷体数学公式中矩阵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4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