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歌剧——论威尔第对《茶花女》的改编
本文选题:威尔第 + 《茶花女》 ; 参考:《芒种》2015年12期
【摘要】: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歌剧家,其将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推到了高潮时期,威尔第的优秀歌剧作品大部分均由小说或者戏剧改编而来,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意义。其众多作品当中,改编自小仲马的《茶花女》的歌剧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歌剧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该作品传承至今,在各个国家的音乐爱好者当中均被视为歌剧的瑰宝。本文过通威尔第《茶花女》小说到戏剧的改编当中,从小说到歌剧、从文字到综合叙述的转变等方面,对小说到歌剧的转变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而分析了威尔第《茶花女》歌剧当中记住小说元素实现的艺术突破。
[Abstract]:Verdi is the most famous opera house in Italy in the 19th century . It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Italian opera to the climax , and most of Verdi ' s excellent opera works have been adapted from novel or drama .
【作者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
【分类号】:J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丹;;媒介与叙事转换——以电影《茶花女》的改编为例[J];大舞台;2012年02期
2 张燕;;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思想寓意研究[J];大舞台;2012年12期
3 方芳;;浅析歌剧《茶花女》中19世纪法国社会思想[J];儿童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4 柳旭辉;;女性爱情的悲剧——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名段赏析[J];黄河之声;2011年01期
5 赵敏琪;;浅析威尔第歌剧的创作特征[J];黄河之声;2014年07期
6 裴斐;;试论“乔治·阿芒”人物形象在歌剧《茶花女》中的音乐布局[J];戏剧之家;2014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帆;;《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唱段解析——以《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为例[J];当代音乐;2015年01期
2 肖红英;;女性爱情悲剧的思考——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人物特征赏析[J];作家;2012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玲;;歌剧《茶花女》的悲剧美——悲剧的审美透视[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2 徐蔚;;叙述的转换与互动——论《茶花女》不同艺术媒介的改编[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02期
3 苏毅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主题旋律设计探讨[J];四川戏剧;2009年05期
4 马军英;曲春景;;媒介:制约叙事内涵的重要因素——电影改编中意义增值现象研究[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5 徐姗娜;;花开,在不同的世界——《茶花女》四种文体之比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2期
6 朱雁;;论威尔第歌剧及其创作理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海杰;;威尔第的晚年突破[J];上海文化;2013年09期
2 三坝;百年辉煌威尔第[J];视听技术;2001年04期
3 仲夫;威尔第《弄臣》[J];视听技术;2001年12期
4 ;音乐书刊介绍[J];音乐爱好者;2001年04期
5 贾非言;威尔第的《安魂曲》[J];音乐爱好者;2001年05期
6 甫甫;网上威尔第[J];音乐爱好者;2001年05期
7 谢力昕;何塞·库拉的威尔第[J];音乐爱好者;2002年06期
8 肖戈;威尔第:利戈莱托[J];视听技术;2004年09期
9 乡土;威尔第百年[J];视听技术;2005年01期
10 一言;;威尔第:法尔斯塔夫[J];视听技术;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诗嵘;热心公益的威尔第[N];音乐周报;2001年
2 记者 吴丹;威尔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赵景扬;威尔第,,从维罗纳看到长沙[N];音乐周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周云;飞翔吧歌剧,乘着金色的翅膀[N];东方早报;2011年
5 记者 王理略 龚雪 通讯员 吴丹;威尔第最佳演唱大奖首现中国面孔[N];湖北日报;2012年
6 诗人、《空中生活》主编 周江林;人格像音乐一样意乱神迷[N];华夏时报;2013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威尔第“冷门”歌剧沪上遇知音[N];文汇报;2013年
8 杨燕迪;威尔第的政治情怀[N];文汇报;2013年
9 杨燕迪;半个世纪的长气息“渐强”[N];文汇报;2001年
10 徐成;两颗伟大心灵的碰撞[N];文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博;论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红粉;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9年
3 潘叶琴;威尔第歌剧《弄臣》吉尔达形象塑造及审美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安东;威尔第歌剧《路易莎·米勒》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刘雅琴;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角色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沈光耀;析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以菲利普二世为中心的戏剧性体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张海涛;莫扎特式男中音与威尔第式男中音之歌剧角色的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8 陈璐;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刻画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阳;威尔第歌剧中期声乐作品的审美取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永光;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咏叹调的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6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