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美丽的转身——萨特“存在主义”理论观照下的玛格丽特形象的超越

发布时间:2018-05-04 07:38

  本文选题:主观行动 + 自我承担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17期


【摘要】:妓女,由于乱性而被人们视为下贱人。而《茶花女》中的妓女玛格丽特在爱上阿尔芒后,经过主观行动和自我承担,终于超越了"下贱",达到了高尚,完成了从妓女到"茶花女"的转变,从而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纯净的人性之美。本文将以萨特的"懦夫可以振作起来,不再成为懦夫"的存在主义理论来分析玛格丽特的这一超越。
[Abstract]:A prostitute is regarded as a bitch because of her promiscuity. After falling in love with Armand, Marguerite, a prostitute in "Camellia", after subjective action and self-commitment, finally surmounted the "humble", achieved nobility, and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prostitute to a "camellia-girl". So that his life blooms out the pur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Margaret's transcendence with Sartre's Existentialism theory that cowards can cheer up and no longer be cowards.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分类号】:I565.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吴格非;萨特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对人的“存在”的探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耿晓京;;解读默多克《砍掉的头颅》中道德操纵和施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严俊;李江;;绝望的时空旅行——《五号屠场》的存在主义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耿庆伟;;女性强己意识的呼唤——丁玲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试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刘军;;一位存在主义的英雄——论《圣经》中扫罗的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吴双彤;;萨特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王冰;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比较[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鲁焱;孙波;;人本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哲学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王冰;简析萨特的自由观[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树榕;;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草原歌曲”[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会娟;死亡之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颖;论福尔斯前期小说中的存在主义“自由”主题[D];江南大学;2010年

6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何元娇;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D];江南大学;2010年

8 叶小荣;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吴慧芸;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建朝;集体神话下的个人化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鹤;寻找—幻灭—超越——纳博科夫小说主题探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红艳;饱尝世间沧桑 始悟人生真谛——论《战车上的乘客》中的苦难与超越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邱秉泽;论哈姆莱特形象的矛盾复杂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唐春香;;自卑与超越——论卡夫卡的童年情结与创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邹君;;超越死亡的智慧——哈姆雷特形象再议[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6 孙伟民;;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解析《简爱》[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7 张丽;;肖邦的《觉醒》:超越地方色彩的叙事技巧[J];名作欣赏;2010年30期

8 戴欢;;中间性及其超越——查尔斯·约翰逊小说《中途》主人公的身份转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9 骆振渝;;神话:开始退缩的主题——女性原型符号的历史解码[J];唐都学刊;1992年02期

10 夏腊初;荒诞的彻悟与超越──《老人与海》寓意新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杨跃华;知识女性的愿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谭惠娟;创新·融合·超越: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刘金举;“自我实现”与“超越”的室生犀星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崇君;冲虚与对话[D];武汉大学;2005年

2 孙维林;论埃德加·艾伦·坡作品中的死亡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定远;论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述新;有岛武郎与鲁迅创作观念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5 王秋君;泰戈尔诗歌中的生命美学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范江萍;灵魂之旅还是社会之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永;奥尼尔的早中期创作与易卜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巧欢;《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步芬;走出夹缝希尼之身份寻求[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赵淑静;论卡尔维诺对传统小说类型的继承和超越[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2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42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