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文学视角下对海明威作品的解读
本文选题:文学结构 + 海明威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20期
【摘要】:二元对立结构被广泛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中,成为结构主义文学文本批评的重要理念。本文主要选取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印第安人营地》,以二元对立结构进行分析,展现其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意蕴,进而拓展其内在价值。
[Abstract]:The two yuan opposition stru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text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textual criticism of structuralist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selects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and "the Indian Camp >"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two yuan opposition, showing the deep structure and implication of his works, and then expanding its intrinsic value.
【作者单位】: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市凤城高级中学;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玮玮;;《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因素[J];才智;2011年10期
2 张思莉;;人生的传奇生命的反思——海明威作品赏析[J];大家;2010年24期
3 康顺理;;权力话语视域下名著的复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6期
4 张佳秋;;从叔本华的现象意志二元论看《老人与海》[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覃承华;;电影《老人与海》中的狮子意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16期
6 李红梅;程郁;;影片《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性格分析[J];电影文学;2009年21期
7 杨仁敬;;论海明威与象征主义[J];外国语言文学;2012年01期
8 彭小晶;;论环境和人物设定在《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作用[J];发展;2008年11期
9 吴少明;;试论《老人与海》的女性意识[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范天宝;;至刚无欲,大美无言——解读《老人与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凌峻;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海明威小说创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秋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框架下张爱玲译著中“女性意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金涛;解析海明威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D];辽宁大学;2011年
4 孙培军;《圣经》及其英译对英语语言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5 易丽君;从海明威的三部小说中管窥其女性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陆明明;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谈张爱玲的翻译作品[D];山东大学;2010年
8 孙晓鹏;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谢倩;《老人与海》张爱玲译本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冯阳阳;《老人与海》汉译风格再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彬;简论《老人与海》的哲学意味[J];皖西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周文斑;冰山以下是什么——论《老人与海》的悲剧性蕴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赵鑫;浅析《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4 张骁;;论《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何昌邑;寻求与等待:《老人与海》与《等待戈多》之比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李晓;《迷人的海》与《老人与海》比较论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张峰;试论意识流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8 陈茂林;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9 李玮玮;;《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因素[J];才智;2011年10期
10 游嘉胜;论《老人与海》形象主体的精神结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3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4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5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6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7 阿宝;那个过分古典过分诗性的老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吴秀琼;论海洋在《一叶扁舟》中的三大象征意义[N];文艺报;2009年
9 乐美勤;海明威文学之旅[N];文学报;2010年
10 陆谷孙;毒汁四溅:两百四十八人骂一百四十四人[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2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3 罗浩;《老人与海》审美风格构成的语言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3年
4 刘运霞;《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主义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婧琛;《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主义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6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8 徐斌;《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矛盾生态观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9 齐莉杰;没有解决的困境: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观[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谷钟慧;困境下的存在[D];海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7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4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