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英国湖畔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关注

发布时间:2018-11-05 09:37
【摘要】: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热心歌咏自然,这种审美取向往往被解释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一种类似中国古代政治上的失意者的"寄情山水"。从政治历史角度对湖畔诗人的阐释其实并不能真正认识湖畔诗歌的价值。本文从回归自然、生态整体和生死相同的大地伦理情怀三方面探讨生态伦理观与英国浪漫主义湖畔诗歌主旨对大自然的态度的一致性,进而分析英国浪漫主义湖畔诗歌的生态伦理价值。
[Abstract]:The lakeside poet, represented by Wordsworth, is enthusiastic in singing nature. This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often interpreted as a kind of escape from reality and a kind of "sending scen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frustrated people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keside poets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history can not really recognize the value of lakeside poem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cological ethics and the attitude towards nature of the main theme of British Romantic Lakeside poetr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turning to nature,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the same earth ethical feelings of life and death. Then it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thical value of English Romantic Lake Poems.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冬云;欲望、书写与生态伦理困惑:解读海明威的非洲狩猎作品[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

2 崔卫平;崇山峻岭启示我们的思想——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生态伦理精神资源[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05期

3 鲁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神性自然观的生态伦理价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4 郭爱丽;;影片“Fly Away Home”之生态文学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曹山柯;;《弗兰肯斯坦》:一个生态伦理的寓言[J];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6 付文中;;生态伦理批评视阈中的《海豚湾》[J];电影评介;2010年13期

7 张愿贞;;诗意的生存[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8 刘富丽;;论济慈“希腊古瓮颂”中生态伦理的诗性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刘富丽;;易卜生诗歌的生态伦理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朱振武;;生态伦理危机下的城市移民“嘉莉妹妹”[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亮;;反思人类伦理道德的独特镜子——关于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动物形象[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倩;贾丝玉;;狼图腾——《狼群中的朱莉》中的狼意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林璇菲;;《悲歌》中的超验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树福;生态文学视角下的易卜生[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弦;和谐与秩序的诗化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玉芹;大地的呼唤——19、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彭佳;从困境到融合:对薇拉·凯瑟早期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四川大学;2005年

5 梁觉聪;生态危机与精神救赎[D];湘潭大学;2005年

6 李璐;自然的呼唤[D];安徽大学;2005年

7 朱丽娟;试论薇拉·凯瑟作品中的印第安情结[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程建丽;《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毛雪青;爱情,自然与死亡——一个实现“完整人”的愿望[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张群芳;绿色荒野的生命体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1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