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小说中的语言悖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4 20:57
【摘要】:作为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小说中的悖论语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凝聚着王尔德独特的审美方式。文章界定了悖论语言的内涵、分析其作用,对王尔德小说中的悖论语言进行阐述,并对王尔德小说悖论语言价值进行探讨。
[Abstract]: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aestheticism, the paradoxical language in Wang Erde's novels has a strong satirical effect and artistic expressiveness, which condenses Wang Erde's unique aesthetic styl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paradoxical language, analyzes its function, expounds the paradoxical language in Wang Erde's novels, and probes into the value of the paradoxical language in Wang Erde's novels.
【作者单位】: 榆林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世茂;;悖论的广义性分类及其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2 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与自我塑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李荣明;文学中的悖论语言[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丽;;《认真的重要》的狂欢式世界感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2 史凤晓;;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东方想象[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毓强;;循环与悖论——逻辑悖论的哲学问题[J];沧桑;2010年12期

4 王仙子;;艺术和物质之间的抉择——刍议唯美主义审美体验的转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5 杜吉刚;;现代性诗学的两极唯美主义与实证主义、自然主义诗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6 董斯雯;;由“美丑善恶”谱写的一曲悲歌——《莎乐美》人物角色浅析[J];大众文艺;2013年02期

7 徐淑兰;;《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特性[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0期

8 李颖;;游走于边缘的奥斯卡·王尔德[J];华章;2009年01期

9 尹建学;;文学悖论词语与语境浅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杜吉刚;;叛逆与遵循——试析西方唯美主义诗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王尔德及其花花公子面具[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付佩佩;梁实秋早期文学思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豆利君;乌托邦文学的审美特征及精神内涵[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4 郝向阳;奥斯卡·王尔德戏剧中的浪荡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匡娉婷;颓风美雨:王尔德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5年

6 向玲玲;王尔德与创作型批评[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抒;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琳;王尔德喜剧中的浪荡子和纨绔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静;童话表象下的唯美实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玉红;多重自我下的文学想象[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炜;;作家的人格[J];走向世界;2010年34期

2 王小立;;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的“灵魂”塑造看王尔德的矛盾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3 刘汝燮;;从胡乔木的更正想到王尔德的增删[J];新闻业务;1985年04期

4 陆建德;“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纪念王尔德逝世100周年[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5 肖名丽;论王尔德的现代意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胡德映;谈王尔德《名叫埃纳斯特的重要性》中人名意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吴学萍,夏腊初;论东方文化对王尔德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周小仪;;王尔德、纨绔子与唯美的生活方式[J];欧美文学论丛;2002年00期

9 张唯嘉;唯美的心灵——解读王尔德的《巨人和孩子》[J];语文建设;2003年11期

10 王琼;“受观”的重要性——《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之“美”及其特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武平;王尔德的先祖与后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臧棣;因他触及文学的皮肤[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肖毛;一个在悲怆中寻找唯美的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赵荔红;悲怆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6 沈大力;王尔德,唯美理想的寂灭[N];文艺报;2012年

7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舒晋瑜;诗人殉道者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余凤高;“快乐王子”:爱的颂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萧易;得不到宽恕的梦想家[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幸君;唯美主义者的乌托邦:王尔德与东方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静静;王尔德对现代社会的反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星君;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慕实;王尔德与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中的“艺术与现实”关系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匡娉婷;颓风美雨:王尔德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李家才;现当代语境中的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小立;王尔德创作艺术的重新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向玲玲;王尔德与创作型批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婷婷;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9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79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