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谈》的台湾叙事

发布时间:2018-12-15 03:06
【摘要】:佐藤春夫的《女诫扇绮谈》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殖民地台湾的文学作品。台湾流传的充满中国要素的废宅鬼魂传说满足了日本人对于异国情调的向往,而"女诫扇"凄美惊悚故事背后的台湾叙事展示了殖民认同教育下台湾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新"台湾人日本意识的萌生。小说中日本人"我"和台湾友人之间的友情,源自作家的"友爱"理想,这一理想与后来"大东亚共荣圈"的"大义名分"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可以说,《女诫扇绮谈》的台湾叙事为作家日后积极协助战争宣传埋下了伏笔。
[Abstract]:Takeshi Sato is the first literary work describing colonial Taiwa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The ghost legend of abandoned houses in Taiwan, which is full of Chinese elements, satisfies the Japanese yearning for exotic feelings. The narration of Taiwan behind the tragic thriller of the female Commandant Fan show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aiwan'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nder the education of colonial ident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Japanese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Taiwanes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Japanese "I" and Taiwan friends in the novel originates from the writer's "fraternity" ideal,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ter "Great East Asia Common Prosperity Circl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aiwan narration of the female Commandments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writers to actively assist in war propaganda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分类号】:I313.0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荟;段晓明;;日据时期台湾学校教育体系述评[J];台湾研究;2004年03期

2 藤井省三;关于台湾的日本文化界之意识形态——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中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晓;殖民教育语境与文化精神分裂——日占时期台湾殖民教育方针透视[J];学术研究;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晓薇;;1921年的郁达夫与佐藤春夫——中日文学史上的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断片[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曹永洁;;谈佐藤春夫与中国文学[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3 半田美永;张文宏;;佐藤春夫的“晶子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倪祥妍;;佐藤春夫的艺术观对郁达夫的启示[J];文艺争鸣;2010年21期

5 曹永洁;;佐藤春夫与日本文学传统[J];飞天;2011年12期

6 郁嘉玲;;郁达夫与佐藤春夫[J];黄河;1996年01期

7 高艳丽;郁达夫与佐藤春夫艺术个性之比较[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武继平;;佐藤春夫的中国观论考[J];浙江学刊;2007年05期

9 武继平;;佐藤春夫与田汉的情感错位——有关中日文人交往的个案考察[J];浙江学刊;2008年01期

10 黄蓉蓉;;从《沉沦》与《田园的忧郁》看郁达夫与佐藤春夫[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细梅;;俄吽褂镂难г谔ㄍ錥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艳玲;;论《紫色》中被殖民者的矛盾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蒋岱;;奈保尔《米格尔大街》的文化诗学内涵——兼论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4 许书豪;;柳德蜜拉·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女性典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向远;“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二)[N];文艺报;2007年

2 高文惠;自我与他者[N];文艺报;2005年

3 康慨;给丁丁平反[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瞿世镜 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的世界视野[N];文艺报;2007年

5 少君;新移民文学成熟的时代来临[N];文艺报;2007年

6 周阅;川端康成的政治态度与中国道家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瞿世镜;多丽丝·莱辛——不倦的求索者[N];文艺报;2007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波伏瓦永远是我的偶像”[N];东方早报;2008年

9 许金龙;心灵的天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李智红;让汉诗在美国的土地上茂盛生长的人[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蔡圣勤;孤岛意识:帝国流散群知识分子的书写状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方红;“完整生存”[D];苏州大学;2008年

6 黄芝;越界的缪斯[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10 刘毅;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语言[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平;边缘者[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辉;帝国空间与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的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丁孟莉;佐藤春夫游记中的“中国趣味”[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诠林;台湾日据时期殖民作家西川满之文学考察及批判——从其台湾题材创作出发[D];华侨大学;2003年

5 夏万碧;在印度殖民地的女性[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黄玲;在地狱边缘舞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蒋天平;帝国与《黑暗之心》[D];广西大学;2005年

8 韩文霞;论於梨华作品中“根”的意识[D];西南大学;2006年

9 董静;无法抵达的归宿[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志杰;对生命本质的执着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9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79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