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如影随形的民族主义: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及转换

发布时间:2019-01-14 08:08
【摘要】:本文以民族主义为考察焦点、思考角度,来重新思考20世纪中文/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模式及转变:老舍较早对康拉德的热带丛林小说进行过后殖民论述,其小说《小坡的生日》充满反殖民主义寓意;希尼尔小说《舅公呀呸》表现了海外华人以东方主义审视中华文化的心态;而鲁迅弃医从文,与包括藤野在内的日人对国人的偏见和歧视密切相关;并从文化属性不同出发,重新理解鲁迅与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的冲突。
[Abstract]:Based on nationalism,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patter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Lao She's post-colonial discourse on Conrad's tropical jungle novels. His novel "Xiao Po's Birthday" is full of anti-colonial moral; Hinier's novel "Uncle yay Pooh" shows the attitude of overseas Chinese to examine Chinese culture with Orientalism, while Lu Xun's abandonment of medical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Japanes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hinese people, including Fujino. The conflict between Lu Xun and Lin Wenqing, president of Xiamen University, is reinterpreted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attributes.
【作者单位】: 马来西亚南方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润华;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论世界华文文学之形成[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1年02期

2 林承璜;漫谈世界华文文学[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5年01期

3 刘景松;;耕播·坚守·展望——读《越南华文文学》[J];华文文学;2009年04期

4 陈辽;九十年代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和走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梁锡华!加拿大;加拿大的华文文学──温哥华经验的今昔与未来[J];华文文学;1998年01期

6 饶們子;面向21世纪的华文文学——在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节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上的学术引言[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7 英溪;2003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4期

8 萧成;华文文学研究的现有格局与学术思维调整[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04期

9 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陶原珂;由薄到厚的两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著作[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柳泳夏;;“他者”华人的中国性(chineseness)想象——以旧金山华人文学为中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3 郑楚;;晋江籍菲华作家及其贡献[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华;;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以“思想之狐”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万强邋黄艳梅;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计红芳;南洋佛国的华文文学剪影[N];文艺报;2010年

3 记者 张元章;海内外作家学者热议华文文学[N];珠海特区报;2006年

4 郑楚;“终年挺秀的椰子树”[N];光明日报;2010年

5 江迅;华文文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N];文学报;2001年

6 刘俊;北美华文文学不同时期的两大历史特征[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加拿大[N];江淮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2408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08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