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边缘话语的自我塑造——《伊芙琳那》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9-08-11 20:31
【摘要】:18世纪英国女作家范尼·伯尼在其作品《伊芙琳那》中关注女性作为男权文化中的"他者"的生存困境与悖论,以深刻的历史意识洞察了社会边缘群体历经的不平现实,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了男权话语主宰的社会秩序及其蕴涵的意识形态。同时,以情感主义美德作为女性的文化武器,曲折表达了伯尼及其女主人公们建构女性主体地位,消解男性中心权威的政治意向。
[Abstract]:In her work Evelena, the 18th century British female writer Fanny paid attention to the dilemma and paradox of women as the "other" in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explored the uneven reality experienced by the social marginal groups with profou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questioned the social order dominated by patriarchal discourse and the ideology contained in it with the voice of the edge. At the same time, the emotional virtue as the cultural weapon of women, twists and turns to express Bernie and her heroines to construct the status of female subject, dispel the political intention of male-centered authority.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世纪英国女性训导小说中的身份建构”(编号:11C124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世纪英国小说述行性研究”(编号:10BWW003)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童敏;以对话为核心的个案工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侯静;;浅析《贵妇画像》中女性的失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袁海燕;赵勇;;大屠杀电影及其影像“生产”的困惑——以南京大屠杀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8 王颖;姜鑫;;当代中国的汉语话语权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朱晓U,

本文编号:2525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25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