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司马辽太郎小说《项羽与刘邦》中的地域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0-05-09 10:13
【摘要】: 在日语中,“土着”一词意为“在一片土地上长期地定居下来”。那么“土着性”,就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一片固定的土地上长期生活,所形成的某种安定的、集团的、地域的以及排他的性质,是一种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司马辽太郎著作颇丰,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受司马迁的影响和败战的残酷体验,司马辽太郎构筑了他独特的“司马史观”。简而言之,司马辽太郎旨在通过“黑暗的昭和”和“光辉的明治”来探寻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历程,并深思日本以及日本人存在的意义。 在浸透着“司马史观”的一系列作品中,根植于日本传统的地域性特征则凸显出来,进而这种地域性特征被分为“政治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和“人物性格的因素”。在司马辽太郎代表作之一《项羽与刘邦》中,地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主人公的出身地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自幼受楚地和楚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他刚烈、排外的性格。而刘邦出身沛县,在当地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中造就了他宽容、虚心的性格。 文学作品反映作家的思想,同时在作品与作品间也存在着连续性。也就是说,《项羽与刘邦》中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在司马辽太郎的其他作品中。本论文试着从“地域性特征”这一视角出发,具体对《项羽与刘邦》进行分析,进而将《龙马奔走》、《坡上的云》以及《窃国物语》这三部司马辽太郎的代表作纳入视野,来把握司马文学中的“地域性特征”这一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琴;;非遗视角下望城皮影戏文化渊源研究[J];艺术品鉴;2017年03期

2 赵若竹;;浅析地域性特征对两宋山水画风格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7年22期

3 韩鸿友;;谈地域性特征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创意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7期

4 张学东;;试论造物地域性特征的传承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5 钱晓娜;;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分析[J];现代园艺;2014年08期

6 龙青然;言语行为地域性特征说略[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6期

7 刘智斌;;绿色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年01期

8 何朝辉;;对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地域性特征的一些思考[J];教师;2009年06期

9 程新元;;桂北山区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探析[J];商;2013年24期

10 张明明;;展示设计课程融入地域性特征设计改革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志伟;;试论项羽的分封及其失败原因[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孙香兰;;建国以来项羽研究简述[A];南开史学(1985年第1期)[C];1985年

4 康少峰;;项羽不王关中浅论[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兆棉;;项羽兵败访古旅游线[A];全国第15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镇江市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忠亮;有感于司马懿“请战”[N];解放军报;2019年

2 盛夏;安乐寨觅踪司马懿[N];河南日报;2018年

3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国刚;司马懿是如何掌控曹魏政权的[N];中国青年报;2018年

4 ;多司马酯[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王立功 牛海峰 常小英;文明和谐提升司马速度[N];长治日报;2007年

6 记者 谭勇邋通讯员 杨家卿;司马懿故里发现明清时期筑寨碑铭[N];河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念文;司马郡平:稳中求快铸精品工程[N];消费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钟邦国 刘政国 通讯员 李广用 实习生 李晓燕;“司马第”现身偏僻山村[N];湛江日报;2012年

9 张铭月 菏风;司马 在跨越发展中前行[N];山西日报;2011年

10 严玉蓉 本报记者 杨雁冰;司马村高山移民笑开颜[N];广元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朝桂;司马辽太郎战争史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武青艳;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及其文化解读[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论司马辽太郎小说《项羽与刘邦》中的地域性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锋;探索山西地域性特征对风景油画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春芸;司马辽太郎笔下的刘邦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璨;复合生态理念下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地域性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王志宇;试论司马辽太郎的历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萍;司马相如在隋唐的传播[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振东;司马懿形象流变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8 米艳艳;司马懿形象的当代解读[D];山西大学;2013年

9 董灵超;司马相如的人格精神和文学精神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向红;司马相如及其辞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5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