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谭恩美小说叙事中的凌驾模式

发布时间:2020-08-02 14:18
【摘要】: 从1989年《喜福会》一书问世,到随后《灶神之妻》(1991),《灵感女孩》(1995)和《接骨师之女》(2001)相继出版,谭恩美通过一部部颇有异域文化特色的小说作品,确立了她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即是以谭恩美主要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性阅读来发现并挖掘谭恩美小说作品所蕴涵的深刻内涵。谭恩美的小说不应该单一地被用来进行静态的表层研究,而应该从众多已开发和未开发的主题中,发现谭恩美小说叙事内容的特点。本文力图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探索过程,并描述出这个过程表现出的总体趋势,即主题内容中呈现出的“凌驾”的状态。探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等方面。通过对文本深入的剖析,力求从文本细读中抽象出既有横向(如各个主题)又有纵向(如作者的探索)的规律性总结。 本文分为五部分,包括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及结语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等方面对全文作出整体描述。第一章主要解决文化差异中主流优势凌驾问题。本章将从四个主要方面来凸现小说中隐秘的文化价值的优劣判断是怎样显示出它隐性凌驾优势的。第二章将进入性别差异中男性中心主义的显性凌驾探讨。本章将从文本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男性角色,将他们分门别类的进行分解细读,从小说男性角色类型入手,逐一剖析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是如何呈现男性的性别优势和话语权优势的。第三章将进入家庭冲突中的凌驾与沟通。本章力求从三种关系的磨合与沟通中,体现动态的发展状况,指出作者在小说中试图探索并谋求各种矛盾之间解决方案的尝试。结语部分展望了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前景和本文选题及创作过程中的感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平;;非主轩轾而力求特性——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断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8年02期

2 曾攀;;小说的声色 田耳论[J];上海文化;2019年07期

3 骆同彦;;小说世界里的工厂风情与悲歌 刘建东小说集《黑眼睛》[J];上海文化;2018年03期

4 刘庆元;;《小说月报》域外小说叙事模式异化翻译的现代性[J];云梦学刊;2017年05期

5 刘宏志;;小说中的“慢”与“快”——以邵丽的小说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7年04期

6 欧阳光明;;被重塑的“父亲”——论李浩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新文学评论;2019年01期

7 刘火;;重构现实的丰富性——《四川小说》第九期的“四川70后作家小说展”读片[J];四川文学;2018年03期

8 田悦芳;;巴金小说中的时间隐喻[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02期

9 吴佳燕;;物质何以抵达心灵[J];长江文艺;2016年23期

10 ;视点[J];作品;201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王佳琴;;语言变革与五四小说叙事“向内转”的实现[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5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金国;;唐代写梦小说叙事时间的个性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7 韦华;;元小说叙事——解读纳博科夫的一个视角[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陈志华;;论茅盾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呈现方式[A];《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C];2016年

10 范煜辉;;第二代美国华裔文学与后殖民批评策略的失效——论黄哲伦的大众商业剧《蝴蝶君》[A];东方丛刊(2008年第4辑 总第六十六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耕耘;那些关于生日的光影色彩[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张黎姣;用“草根情怀”摇出来的文学摇篮[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何平;刘浪:一种可能的小说[N];文艺报;2019年

4 中国传媒大学 谢玉英;从时间走向空间的英美小说[N];中华读书报;2019年

5 郑翔;灵气与厚度[N];文艺报;2017年

6 王新民;作家为何执着于书写童年?[N];中华读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778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78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