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明威的三篇非洲题材短篇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利;;海明威《我的老爹》的文本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朗琴芳;;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宫小兵;;什么是死亡:论海明威的死亡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吴玉玉;张海生;;论侦探小说的视觉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柴阳玉;;斯佳丽的执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刘家花;;清教主义与狂欢哲学——浅析霍桑短篇小说《欢乐山的五月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郭欣欣;;不同时代里的两部同样的经典作品——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和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殷艳芳;;巴克——杰克·伦敦的理想自我——读《野性的呼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陈永兰;;双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坚强女性——一位华裔女性的光荣与梦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高志桂柯;;论查理失败的必然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孟令娟;;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构建与自我解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姗;;从《百舌鸟之死》解读哈帕·李对南方“淑女形象”的重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徐;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3 高迪迪;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蔺春华;王蒙文化人格论[D];兰州大学;2006年
5 祝平;乌云后的亮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易艳萍;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的讽刺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惠英;杜鲁门·卡波特研究在中国[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文桥;回归伊甸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邢前;《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存在主义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芮萱;盲从·反叛·回归[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陈春霞;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8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7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