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托诺—邦盖》看威尔斯关于个人与社会人的二元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10 21:43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早期大量激动人心的科幻小说铸就了他的名望。与其他作家相比,他对二十世纪社会和思想的影响更为深远。他同时也写了不少社会问题小说,到如今仍拥有不少读者,写于1909年的《托诺—邦盖》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声名来自于它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鲜明有力地描述。 在这本小说里,作者用犀利的笔触描写了那个时代的景象。威尔斯一方面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人,坚守自己的写作方式从而实现自我;另一方面,他又热心社会和政治改革,企图寻找一条救国之道。在他的生活和小说中,威尔斯极力体现了他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的高度统一。 本论文探讨了威尔斯关于个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二元构建,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章的引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并为全文的内容初步搭建了框架。 第二章简略介绍了作者与作品,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该作品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 第三章分析了威尔斯的自我是怎样在小说体现出来的,分别通过威尔斯特立于那个时代的小说形式,主人公乔治自我中心主义以及对周围的男性、女性等人物都以他者对待的方式诠释了威尔斯对“个人”的界定。文中运用到了“在场”等理论支撑了这一观点。 第四章说明威尔斯并非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相反,他是一个热心改革的人,他对衰败的英国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布莱兹欧弗体系的剖析,以及对叔叔医药事业的失望和偷盗考普的失败,他认识到英国社会的病根,从而不断找寻救国之道。虽然用宗教和社会主义救国的方式失败了,但是他最终还是找到了他认为适合英国的方式,那就是他理想中的科学。 结论部分总结了威尔斯在小说中是怎样把自我与社会人这两者加以二元构建的。同时也指出了该小说对当时和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Ⅰ. Introduction
Ⅱ.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and the work
Ⅲ Othering-the ways Wells revealing personal self
    3.1 Wells's unique theory of form for novels
    3.2 Individualism—the destiny of the protagonist
    3.3 Men as the Others
    3.4 Women as the Others
Ⅳ An analysis of Wells's Collective Self
    4.1 Decaying England
        4.1.1 The declining Bladesover system
        4.1.2 Teddy Edward's career as a bubble
        4.1.3 quap-the doom of commercialism
    4.2 The struggling ways to search for the truth
        4.2.1 The failure attempts on religion and socialism
        4.2.2 Idealized science a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caying England
Ⅴ.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读研期间个人成果简介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殷企平;威尔斯小说观浅析[J];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2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01期

3 杨传鑫;;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本文编号:2835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35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