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10 22:57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生前默默无闻,身后却获得世界性的声誉。他创作的《变形记》、《诉讼》、《城堡》等作品被视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卡夫卡以其作品的多义性著称,歌德在评价莎士比亚时留下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评语如果用在卡夫卡身上一样是适用的。卡夫卡的作品内涵丰富、深刻、复杂而深奥,所有这些特点又反射出作者性格的矛盾性和人格的多重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卡夫卡进行研究,形成经久不衰的“卡夫卡热”,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卡夫卡说自己的创作“完全是个人的象形文字”。卡夫卡小说中的图象具有极强的自传性因素,他作品中的形象承载着作者自己对于世界及生命的审视与想象。在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卡夫卡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一些单身汉。但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在卡夫卡作品中却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这同时也反映出卡夫卡对女性的多层面的想象,通过观察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窥见卡夫卡神秘的心理世界。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契合本文论题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紧密结合文本细读来分析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有关的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和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挖掘形成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层次原因;最终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卡夫卡其人以及其作品。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52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1.1 具有“性”意味的女性形象
1.2 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第2章 卡夫卡的女性观及其形成原因
2.1 卡夫卡的女性观
2.2 形成原因探析
2.2.1 家庭中“比陌生人还陌生的人”
2.2.2 婚恋中“逃跑的新郎”
2.2.3 社会中“一个失落了身份的精神漂泊者”
第3章 从女性形象到女性意识
3.1 对父权社会的质疑
3.2 卡夫卡的女性意识
3.3 矛盾的卡夫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35698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521.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1.1 具有“性”意味的女性形象
1.2 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第2章 卡夫卡的女性观及其形成原因
2.1 卡夫卡的女性观
2.2 形成原因探析
2.2.1 家庭中“比陌生人还陌生的人”
2.2.2 婚恋中“逃跑的新郎”
2.2.3 社会中“一个失落了身份的精神漂泊者”
第3章 从女性形象到女性意识
3.1 对父权社会的质疑
3.2 卡夫卡的女性意识
3.3 矛盾的卡夫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3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