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视角下《夏洛的网》中文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4:04
本文关键词:功能主义视角下《夏洛的网》中文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翻译是一项人类由来已久的活动,翻译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便是其中之一,该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并且至今仍然在不断地修正和发展,是德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学派之一,世界各国的翻译学家或学者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是一种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翻译理论。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大量的例子对《夏洛的网》的中文译本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和意义。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到不同文本的类型和功能,从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最近一些年来,德国功能主义发展迅速,影响日益扩大,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是对原有翻译理论的扩展和补充,同时也为翻译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打破了从前一直围绕的直译和意译的一轴心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争执,较好地解决了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同时也赋予译者更大的权利,使他们从依附原文的狭窄翻译观中解放出来,形成自身独立的翻译风格,给翻译界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和发展。 本文选择《夏洛的网》的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夏洛的网》是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发表于1952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农场里的故事,通过简单的情节和真挚淳朴的语言吸引了大批读者,让人们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 本文不仅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梳理,而且还从三个角度切入,阐明功能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对文学翻译产生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形式与效果方面,功能主义对文学作品中不同的文本形式会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其次,从文化距离方面,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和背景的差异会引起翻译的障碍,功能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从文学因素方面,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应用对语调,重音和修辞手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指导。通过研究和分析,论文得出结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扩展了文学作品的翻译思路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功能主义 文学翻译 夏洛的网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2-4
- 摘要4-7
- Introduction7-9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9-13
- 1.1 Oversea Studies9-10
- 1.2 Domesic Studies10-13
- Chapter Two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13-28
- 2.1 Background13-15
- 2.2 Representatives and Its Development15-24
- 2.2.1 Katharina Reiss and Textual Typology15-17
- 2.2.2 Hans.J.Vermeer and Skopos Theory17-19
- 2.2.3 Justa Holz-Manttari and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19-20
- 2.2.4 Christiane Nord and Function Plus Loyalty20-24
- 2.3 Basic Concepts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24-28
- 2.3.1 Three Rules24-25
- 2.3.2 Adequacy and Equivalence25-28
- Chapter Three Embodiment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Charlotte's Web28-50
- 3.1 Charlotte's Web28-32
- 3.1.1 Introduction to E.B.White and Charlotte's Web28-30
- 3.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Novel30-32
- 3.2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harlotte's Web32-37
- 3.2.1 Charlotte's Web in China32-34
- 3.2.2 Ren Rongrong and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His Chinese Version34-37
- 3.3 A Case Study of Charlotte's Web37-50
- 3.3.1 Form and Effect37-40
- 3.3.2 Cultural Distance40-44
- 3.3.3 Literary Factors44-50
- Chapter Four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50-52
- 4.1 Implications50-51
- 4.2 Limitations51-52
- Conclusion52-54
- Acknowledgements54-55
- Bibliography55-58
- 作者简介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坤;由源文到译文——简述汉斯·费尔梅的“翻译目的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于素芳;;从翻译目的论看儿童文学翻译——以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两个中译本为例[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4 薛思亮;翻译理论中的新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5 吴自选;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与CNN新闻短片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1期
6 文月娥;;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贺微;翻译忠实标准研究面面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春柏;翻译批评的一种语言学模式——简评《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2期
9 郑秋芳;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王建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J];语言与翻译;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功能主义视角下《夏洛的网》中文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