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中文版《纳尼亚传奇》翻译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02:15

  本文关键词:中文版《纳尼亚传奇》翻译文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克里斯蒂安·诺德作为德国第二代功能论学者,在对第一代“目的论”进行修订和发展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方面的内容,使得功能翻译理论更加完善。她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提出了翻译过程的环形模式,并将此模式应用到各类文本的翻译研究中,,这种“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全面考虑翻译的文外、文内因素,为指导译者明确翻译类型和翻译风格,发现翻译问题和解决策略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包括其翻译类型理论和翻译过程的环形模式,将重点放在环形模式对翻译过程的指导性,普适性和实用性上。并选择现今比较流行的“魔幻热”类小说《纳尼亚传奇》(主要为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册)作为研究语料,尝试用诺德提出的步骤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第一步是详细的原文本分析;第二步通过对比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尝试总结文本的翻译类型、风格、原则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步通过《纳尼亚传奇》中的具体翻译实例证实翻译原则的正确性以及翻译问题的普适性。通过遵循诺德模式的步骤,本文试图展现翻译过程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和起导向作用的翻译原则,并进一步阐明此翻译原则怎样指导以儿童为导向的翻译风格,且具体以《纳》中的叠词、四字成语和感叹词的运用来说明和解释。同时指出文化距离、文字游戏和创新词汇的翻译是《纳》系列小说所代表的儿童魔幻类小说的翻译问题,并结合小说中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说明。而译者主要运用脚注,删除或省略等翻译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处理,在文化对等和功能对等上尚显欠缺。 最后本文尝试性地得出以下结论: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对魔幻类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可以通过文内、文外因素的分析确定翻译类型、风格和原则并预示可能存在的翻译问题。诺德翻译过程的环形模式对评价翻译质量、帮助译者更好地选择翻译策略以及提高译文翻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内因素 文外因素 翻译原则 翻译问题 《纳尼亚传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1-12
  • 1.3 Methods of the Study12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19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Nord’s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14-15
  • 2.2 Previous Translation Studies o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15-19
  • Chapter Three Christiane Nord’s Model on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19-31
  • 3.1 A Translation-Oriented Model of Text Functions19-20
  • 3.2 Translation Typologies Proposed by Nord20-23
  • 3.3 A Looping Model fo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23-31
  • 3.3.1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ion Brief25-26
  • 3.3.2 The Role of the ST Analysis26-29
  • 3.3.2.1 Extratextual Factors26-27
  • 3.3.2.2 Intratextual Factors27-29
  • 3.3.3 The Functional Hierarchy of Translation Problems29-31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the Source Text Analysis of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31-62
  • 4.1 The ST Analysis of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31-41
  • 4.1.1 Extratextual factors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31-34
  • 4.1.2 Intratextual factors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34-41
  • 4.2 The Comparison of Intratextual Factors and Extratextual Factors41-62
  • 4.2.1 The Translation Type and the Translation Style of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43-44
  • 4.2.2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44-51
  • 4.2.2.1 Duplicative Phrases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45-47
  • 4.2.2.2 Four-Character Idioms and Phrases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47-49
  • 4.2.2.3 Interjections in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49-51
  • 4.2.3 Translation Problems—the Translation Evaluation of The Chronicles of arnia51-62
  • 4.2.3.1 Cultural Problems—Cultural Distance53-56
  • 4.2.3.2 Text-Specific Problems56-62
  • 4.2.3.2.1 Wordplays56-59
  • 4.2.3.2.2 Invented Proper Names59-6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62-65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62-63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3-64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64-65
  • References65-69
  • Acknowledgements69-70
  • 个人简历70
  • 发表的学术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言捷智;;论《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中的意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2 曹敏;;电影《纳尼亚传奇I》的英语文化背景[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3 胡作友;;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8年06期

4 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6 侍蓓;;善必胜恶——以原型理论分析《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柴芳;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角度评《企业破产法》的英译本[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戴东丁;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洪秀琴;试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酒类产品介绍英译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畅元元;诺德功能理论视角下的导游词英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文版《纳尼亚传奇》翻译文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7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