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玩偶之家》汉译本对比评析

发布时间:2017-04-27 02:02

  本文关键词: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玩偶之家》汉译本对比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散文剧《玩偶之家》是世界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一,在中国海峡两岸均有质量较佳的中文译本。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台湾与大陆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比两个译本在场景刻画与人物对白方面的翻译策略与风格的差异。本文侧重于从译者角度出发,分析不同译者所处时代背景、教育经历及翻译理念,从而探讨译者目的对翻译的影响。整体而言,两个译本都具有高质量,可谓各有特点。大陆潘家洵译本语言风格耐人寻味,具有译者所处时代特有的书卷气息,适合作为文学作品研读;而台湾刘森尧译本显得更加直白简练,符合当代人言语习惯,更适合于舞台表演。本文通过汉译比较,总结出两个译本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供其他易卜生戏剧的英译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 《玩偶之家》 汉译比较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第一章 前言8-12
  • 第一节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简介8-10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框架结构10-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16
  • 第一节 功能目的理论的研究概述12-14
  • 第二节 易卜生戏剧的研究14-16
  • 第三章 《玩偶之家》潘家洵和刘森尧译本简介16-22
  • 第一节 选择两个译本的理由16-17
  • 第二节 不同译者介绍17-18
  • 第三节 不同译本的背景及差异性18-22
  • 第四章 功能目的理论视角下两个译本对比与评析22-48
  • 第一节 语篇层面对比23-30
  • 第二节 词汇层面对比30-37
  • 第三节 句法层面对比37-42
  • 第四节 不同译本的不足与翻译难点42-48
  • 第五章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6
  • 个人简历56-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禾;;圣诞树的由来[J];老同志之友;2013年23期

2 鲁勋洲;;从泥娃娃的保护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保护实践中的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玩偶之家》汉译本对比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9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