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的“审美忠实”及其译作《伊豆舞女》
发布时间:2017-04-28 07:02
本文关键词:林少华的“审美忠实”及其译作《伊豆舞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林少华翻译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本人所主张的“审美忠实”观点有很大关系。“审美忠实”观点是林少华翻译理念的关键之所在。他从文学翻译是再现原作艺术的艺术这一观点出发,尽量做到把握并再现原作的文学性或艺术美,并以此为核心,最后重新回归,完美再现原作文体和译文语言所呈现的文学性。 文学翻译的基石是忠实于原作。忠实于原作的意思,并不是指拘泥于斤斤计较原作的语法、词汇等表层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把握原作的意境和氛围,并将其完美再现出来。也就是说,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内容,更要翻译出其中的“味道”。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其文学性、艺术性,而译文如果只是原作词句的忠实罗列,就会失掉原作的文学性,绝对不能算是合格的文学翻译。文体,主要指文章的风格,既是作家艺术生命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原作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重要体现。文学翻译不能忽视对文体的追求,而好的文学翻译也必然是将原作文体进行完美再现的文学翻译作品。文学翻译最终落实在文体上面,合格的文学翻译首先必须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读起来词不达意、句不通顺的译文,毫无疑问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翻译。 本论文根据林少华文学翻译的艺术,以“审美忠实”观点为中心,对林译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舞女》进行分析研究。对这部充满美感的小说通过林少华的翻译理念,通过林少华的审美观点而汉译的小说,笔者尝试进行分析研究。 本论文由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序论。这一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归纳整理了前人的一些研究,叙述了论文选题的动机和目的。进而界定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研究的特色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从翻译理论考察“信”和“忠实”。从理论方面了解“忠实”。分别从最早同时也是最具权威翻译理念——严复的信达雅理论以及近现代的翻译理论发展这两个方面,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考察“信”和“忠实”。 第二章,详细论述审美忠实。从审美忠实的解释,审美忠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审美忠实和直译、意译的关系、寻求忠实的方法、忠实和再创造的关系等方面对审美忠实进行论述。在本章的最后,通过论述《伊豆舞女》的原文和译文与审美忠实的关系引出第三章的详细论述。 第三章,具体的对林少华的译文《伊豆舞女》进行鉴赏。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体验审美忠实。从词到句到全文的意境,由点到线到面,全面具体而又详细的对林少华的译文进行分析研究。 第四章,从林少华的《伊豆舞女》译文再次论述他的翻译理论。本章分两节进行叙述。第一节从林少华的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第二节从林少华的“审美忠实”理论进行分析。紧扣主题,观点鲜明。 最后一部分,是对本论文进行总结。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林少华的审美忠实翻译理论进行论述。加以具体实例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直观了解审美忠实。林少华实践审美忠实的观点和方法翻译了六十多部文学作品,他翻译的作品,深受很多读者喜欢,并且被大量学者所研究。审美忠实观点,可作为文学翻译者的参考,对于国内翻译界来说,有着很好的正面影响。审美忠实理论重视文学性和审美,并且提倡文学翻译必须回归到文学上来,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以及提升译文水平,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林少华 文学翻译 忠实 审美忠实 再创造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 摘要4-6
- 要旨6-9
- 序娭9-13
- 0.1
本文编号:332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