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德国功能理论视角下郑振铎翻译泰戈尔诗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5:08

  本文关键词:德国功能理论视角下郑振铎翻译泰戈尔诗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随着翻译研究途径的日趋多元化,翻译理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诚然,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等多种学科的引入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但也正是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使得新生的翻译理论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某一学科的烙印从而呈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就亟需一种更全面的翻译理论,不仅能够考虑到翻译活动中的各个因素,还要对翻译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基于这种现状,功能派不再受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创造性地提出的目的性原则,使翻译可译性范围得到扩展,提供了更多的翻译策略,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贴近实际。很少有学者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郑振铎的诗歌翻译,而功能主义的目的原则强调翻译活动要遵循翻译目的,对诗集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旨在证明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分析诗歌翻译的研究价值,即译者在翻译目的的驱使下能选择有利于实现翻译要求和目的的内容,并采用有益于实现其目的的表达方式来生成文本。本研究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郑振铎翻译泰戈尔诗集,一方面驳斥了认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的观点,另一方面为研究郑译泰戈尔诗集提供了理论视角。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论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其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德国功能理论、泰戈尔诗集和郑振铎翻译之前的研究将在本部分呈现。第三章理论框架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汉斯·威密尔的翻译目的理论。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运用德国功能理论从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及预期读者方面分析德国功能理论对泰戈尔诗集翻译指导的可行性。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国功能理论 郑振铎 泰戈尔诗集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3
  • 1.1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9-10
  • 1.2 Research Methodology10-11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2 Studies on Tagore's Poetry and Functionalism13-21
  • 2.1 Brief Review on Tagore's Poetry and Its Translation13-15
  • 2.2 Overseas Studies of Functionalism15-17
  • 2.3 Domestic Studies of Functionalism17-21
  • Chapter 3 Transl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Functionalism21-30
  • 3.1 The Historical Overview of German Functionalist Theories21-24
  • 3.2 Skopos Theory—Key Concept of Functionalism24-28
  • 3.2.1 Skopos Rule25-26
  • 3.2.2 Coherence Rule26-27
  • 3.2.3 Fidelity Rule27-28
  • 3.3 Contributions of Functionalism28-30
  • Chapter 4 Functional Analysis on Zheng's Translation of Tagore's Poetry30-55
  • 4.1 An Introduction to Zheng Zhenduo and His Translation30-31
  • 4.2 Translation Purpose31-38
  • 4.3 Target Reader38-41
  • 4.4 Translation Strategies41-55
  • 4.4.1 Skopos Rule—Word-for-word Translation45-49
  • 4.4.2 Coherence Rule—Use of "er" Sound and Double Word49-51
  • 4.4.3 Fidelity Rule—Europeanization51-55
  • Chapter 5 Conclusion55-57
  • Bibliography57-61
  • 作者简介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绍昌;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4期

2 王克非;论翻译工具书的研编[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3 王俊菊,曹春春;教学翻译与英语教学——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曾立;试论广告文体英译策略[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王秀银!外语系;谈谈学报论文标题英译的规范问题[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李艳,林家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翻译能力要求级差标准的管见[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刘凤兴;英语中几种否定句型及其翻译[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8 李宇东;英语副词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歧义[J];肇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彭治民;论翻译标准的不唯一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10 罗小玲;科技英语翻译技巧[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Alexis Nuselovici;;全球化环境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功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Joe Zhai;;乘风破浪正当时 本土翻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甘柳青;;翻译的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黑龙江省翻译协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廉 焦鹏帅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6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7 记者 蒋国华;300部译著亮相全省翻译作品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翻译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报;2010年

9 记者 巴桑次仁;全区第二届翻译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2010年

10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杨晓静;歌曲翻译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5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夏晶;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D];武汉大学;2012年

9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小说对话的翻译——从主观化对等的角度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三个中文译本的个案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2 范娟;论文学形式在翻译中的陌生化[D];南京大学;2011年

3 赵明;翻译、投影以及译者的徒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夏维红;翻译他者,构建自我[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岳文静;从译者伦理角度研究林纾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邵艳玲;对庞德翻译李白诗的解构剖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8 李文静;从小说《在路上》的翻译看改写理论的解释力[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德国功能理论视角下郑振铎翻译泰戈尔诗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0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