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冰心汉译《吉檀迦利》研究
本文关键词:翻译美学视角下冰心汉译《吉檀迦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吉檀迦利》是冰心众多译作之一。本文试图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从翻译美学的研究主体和客体方面来研究冰心的译作《吉檀迦利》。在翻译美学的研究主体方面,重点研究作者和译者的美学思想,即《吉檀迦利》所体现的泰戈尔的思想及冰心翻译时的思想意识,发现作者泰戈尔和译者冰心,也就是翻译的主体有相似的宗教思想,,都对祖国、自然和儿童持有相似的观点。 在翻译美学的研究客体方面,原本和译本虽然用不同的方法构建音、形、意的美学特征,但是两者的美学效果基本相似。在《吉檀迦利》的翻译中,冰心采用不同的技巧再现原作的美学特征。她特别注重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如重复、平行及对仗等,使得她的翻译意蕴悠远,清新生动。这些特征加之文中优美的自然景观、轻柔的叙述、具有哲思的表达,使得冰心的翻译风格和泰戈尔原文的风格相似。 通过上述的研究,作者作出结论:译者冰心和作者泰戈尔在思想上存在一定共鸣,这为《吉檀迦利》翻译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另外,冰心利用汉语的特点和自身的语言天赋,致力于再现文本的美学特征,这也使得翻译能够成功。由此可见,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研究冰心的《吉檀迦利》让人重视冰心翻译的美学价值,与此同时,冰心的《吉檀迦利》为翻译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关键词】:泰戈尔 冰心 《吉檀迦利》 翻译美学 美学主体 美学客体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9
- 1.1 Introduction of Bingxin as a translator10-13
- 1.2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of Gitanjali in China13-14
- 1.3 Studyon Bingxin s translation of Gitanjali14-17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17
- 1.5 Research methodology17-18
- 1.6 Layout of the thesis18-19
- Chapter 2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 and Poetry Translation19-26
- 2.1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19-24
- 2.1.1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 in the West19-20
- 2.1.2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 in China20-23
- 2.1.3 The objects of the thesis23-24
- 2.2 Poetry translations as aesthetic products24-26
- Chapter 3 On the Aesthetic Subjects of Gitanjali26-42
- 3.1 Study on Tagore as the writer of Gitanjali26-34
- 3.1.1 Gitanjali: the songs to God26-28
- 3.1.2 Universal love28-29
- 3.1.3 Patriotism29-31
- 3.1.4 On the beauty of nature31-32
- 3.1.5 The innocence of Tagore32-34
- 3.2 Study on Bingxin as the translator of Gitanjali34-39
- 3.2.1 The philosophy of love34-36
- 3.2.2 Patriotism36-37
- 3.2.3 Speculation on Nature37-38
- 3.2.4 The innocence of children38-39
- 3.3 Consonance of the two39-42
- Chapter 4 On the Aesthetic Objects of Gitanjali42-71
- 4.1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texts43-59
- 4.1.1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form43-49
- 4.1.2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sound49-52
- 4.1.3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meaning52-59
- 4.2 Techniques used by Bingxin in producing the aesthetic properties59-71
- 4.2.1 Techniques used in producing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form60-62
- 4.2.2 Techniques used in producing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sound62-65
- 4.2.3 Techniques used in producing aesthetic properties in meaning65-71
- Chapter 5 Conclusion71-73
- Bibliography73-75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75-76
- Acknowledgements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论译者译材选择中的主体性——冰心翻译活动个案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林佩璇;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黄忠廉,张平,施跃进;冰心与翻译[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4 黎跃进;与神对话:现实与理想──关于《吉檀迦利》的思想倾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夏学胜;郦国兴;;《吉檀迦利》的赏析及有关译作评价思考——从泰戈尔到谢冰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朱明忠;泰戈尔的哲学思想[J];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7 张德福;泰戈尔宗教诗歌中的文化内涵[J];外语研究;2003年04期
8 刘劲予;《吉檀迦利》探幽[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张德福;熔诗情与哲理于一炉——泰戈尔宗教诗歌评述[J];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04期
10 张联;《吉檀迦利》思想倾向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周易;冰心“爱的哲学”的文学成就及其文化意蕴[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超飞;爱的主题与爱的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3 马宇;文学翻译中“三美”的研究——文学翻译美学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04年
4 郭淑婉;翻译家冰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魏群;翻译家冰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纪晓玲;女翻译家冰心及其译作《吉檀迦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翻译美学视角下冰心汉译《吉檀迦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44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