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中的苏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9:02
本文关键词:英语世界中的苏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英语世界中的苏轼研究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出其大致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并从总体上把握其研究特征;分析最具代表性的苏轼译本,从译介学角度对比不同译本,探寻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创造性叛逆、文化误读的基本状况;对英语世界苏轼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国内学界苏轼研究的重要启示意义。 序言部分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对英语世界苏轼研究的关注情况,指出其不足之处,点明此论题的独特价值。第一章首先探讨英语世界苏轼研究的缘起,主要从域内、域外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再从生平研究、作品译介、作品研究、综合性研究四个层面梳理英语世界苏轼研究的总体状况。第二章分析了苏轼作品的代表性译本——伯顿·沃森译本的内容、体例、特色,再将伯顿·沃森、林语堂、杨宪益、戴乃迭、徐忠杰等人译本中的苏轼作品译文进行对比,探讨译文的翻译策略、文化意象传递过程中的变形、扭曲、失落等状况,并探寻其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最后一章分别探讨了刘若愚的《北宋六大词家》、林顺夫的《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孙康宜的《词与文类研究》、艾朗诺的《苏轼人生中的语言、意象、事迹》这四部专著,揭示英语世界苏轼研究的重点、视角和方法。结语部分总结了英语世界苏轼研究的特征,从“他者”的研究中反观自我并获得启示。
【关键词】:英语世界 苏轼研究 苏轼翻译 海外汉学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2
- 第一章 异域的态势英语世界苏轼研究12-25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2-13
- 第二节 研究概况13-25
- 第二章 他者的眼光苏轼英译本探微25-37
- 第一节 伯顿·沃森译本内容、体例、特色25-29
- 第二节 不同英译本的创造性叛逆与误读29-37
- 第三章 别样的洞见英语世界苏轼研究举隅37-67
- 第一节 语言与境界、梦意象、词类特质研究37-52
- 第二节 苏轼诗词、艺术成就、贬谪文学研究52-67
- 结语67-71
- 参考文献71-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79-80
- 致谢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成松柳;;语言分析与作品意义——美籍学者孙康宜的柳永、苏轼词研究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王依民;关于苏东坡赋英译本的钱序[J];读书;1995年03期
3 郑永晓;;情感计算应用于古典诗词研究刍议[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04期
4 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王水照;;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6 王水照;走近“苏海”──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J];文学评论;1999年03期
7 宁一中;段江丽;;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孙康宜教授访谈录(上)[J];文艺研究;2008年09期
8 宁一中;段江丽;;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孙康宜教授访谈录(下)[J];文艺研究;2008年10期
9 万q
本文编号:474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47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