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俄国文化》书前

发布时间:2017-08-02 00:06

  本文关键词: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俄国文化》书前


  更多相关文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白银时代 俄罗斯文学 文学研究 俄罗斯文化 宗教哲学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


【摘要】:正田全金的又一部新著即将问世,这是他五年里推出的第三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力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金就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兴趣。多年来,不管是在攻读学位,还是在高校任教期间,全金都潜心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长期的积淀,如今进入了一个高产的收获期。全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情有独钟,他的本科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都是以陀氏及其创作为研究对象的,并一开始就得到了俄罗斯文学专家倪蕊琴教授的指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白银时代 俄罗斯文学 文学研究 俄罗斯文化 宗教哲学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田全金的又一部新著即将问世,这是他态。新时期,正是在前人打下的学术和人才基五年里推出的第三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力作。础之上(尽管这个基础还相当薄弱),国内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金就对俄罗斯才能迅速迈^u大步,向高峰攀登。文学产生了兴趣。多年来,不管是在攻读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梅;魏海燕;;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崛起现象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谷羽;;同心协力 架桥铺路——集体翻译《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感言[J];俄罗斯文艺;2006年04期

3 殷国明;狼与俄罗斯文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刘孝玲;;俄罗斯诗歌发展的三次高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5 李锁贵;西方学者编著的《20世纪白银时代文学史》在俄国问世[J];俄罗斯文艺;1996年03期

6 林精华;苏俄60年代以来对“俄国白银时代小说”研究综述[J];俄罗斯文艺;1998年01期

7 赵淑贤;“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张杰;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9 李辉凡;;“白银时代”浅释[J];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01期

10 程正民;;客观展现一个完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谈陈q手鞅嗟摹锻铀纪滓蛩够穂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奕;;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又一个“多余人”——渥伦斯基形象分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辉;;布宁研究新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明 李昕;世纪之交的“文艺复兴”[N];吉林日报;2002年

2 任志茜;解读俄罗斯白银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李国华;中国媒体眼中的俄罗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记者  舒晋瑜;借BIBF舞台当代俄罗斯文学大戏开演[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记者 刘構;俄罗斯文学系列大戏上演[N];文艺报;2006年

6 段丽君;俄罗斯文学萌生回归欲望了吗?[N];文艺报;2002年

7 沈胜衣;那些苏俄的人与事[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世文;中外学者探讨当代俄罗斯文学[N];文艺报;2008年

9 林精华 淼华;关注百年俄罗斯文学发展进程展现中国特色[N];文艺报;2003年

10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2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磊;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靓;俄国“纯艺术”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郝若琦;勃洛克抒情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创作的末日论倾向[D];山东大学;2006年

2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懿;普希金对阿赫玛托娃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戴可可;《伊戈尔远征记》与俄罗斯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祖艳;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娴;佩列文作品在中国[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秀霞;白银时代的高尔基评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帆;阿赫玛托娃与中国诗歌[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宝辉;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彼得堡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0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