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卡佛台尔:霍桑反思现代性的载体

发布时间:2017-08-02 17:21

  本文关键词:卡佛台尔:霍桑反思现代性的载体


  更多相关文章: 霍桑 《福谷传奇》 现代性 城市化


【摘要】:现代性的社会学概念与现代化过程如城市化、工业化等密不可分,其心理学概念与人的体验、意识和身份等紧密相连,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又催生了超越边界和限制的世界主义。《福谷传奇》中,霍桑对现代性的思考正是利用卡佛台尔对城市化、工业化的旁观从而表达他对环境问题、公众利益和生存条件的关注,对孤独异化与人性恶的揭露;通过卡佛台尔对趋于短暂化、表面化的社会交往的叙述以剖析人们认识现实、认识他人之意识,批判人们日益模糊之身份;依靠展示卡佛台尔所处的超越限制、追求自由的文化背景表达他对世界主义生活方式的怀疑,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南大学语言认知与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霍桑 《福谷传奇》 现代性 城市化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纳撒尼尔·霍桑的文化策略研究”【项目批号:10YJA752007】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社科类重点项目基金【项目批号:JUSRP51415A】的资助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在《福谷传奇》(The Blithedale Romance,1852)中,霍桑以19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叙述了以主人公卡佛台尔为代表的一群具有超验主义思想和改革倾向的知识分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现状,尝试建立一个以亲密互助取代巧取豪夺的理想家园,最终曲终人散宣告失败的故事。作品出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啸飞;;孤独的福谷之旅[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代显梅;;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从《福谷传奇》看霍桑对进步的信念[J];外语研究;2011年02期

3 金衡山;《布拉斯岱罗曼司》中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J];国外文学;1999年04期

4 方文开;;福谷:霍桑探讨权力运作机制的舞台[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6期

5 尚晓进;;乌托邦、催眠术与田园剧——析《福谷传奇》中的政治思想[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周玉军;;霍桑与催眠术[J];国外文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沈琳;;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璐;;生命的绿色赞歌——小议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张园媛;;审美的永恒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钱嘉颖;;美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危机问题剖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周清叶;;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生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胡敏;;从《还乡》看哈代的生态和谐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潘慧影;;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西尔瓦纳斯·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林峰;;从生态哲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廖斌;;工钱问题与民工犯罪探微[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廖斌;;工钱问题与民工犯罪探微[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廖荣辉;;当前农民工犯罪若干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10 朱林国;;心灵位置的坚守和精神居所的建构——徐俊国的精神生态诗学研究[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5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9 唐文;权力·死亡·荒诞[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3 刘爽;尼克松总统的岁入分享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7 韩爱丽;论汪曾祺小说的诗性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啸飞;;孤独的福谷之旅[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金衡山;《布拉斯岱罗曼司》中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J];国外文学;1999年04期

3 方文开;;从《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文化政治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4 尚晓进;;乌托邦、催眠术与田园剧——析《福谷传奇》中的政治思想[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根华;;从西方文化视角看霍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戚涛;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3 刘应德;完美的珍珠:霍桑内心忏悔的化身[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4 高杏生;为什么霍桑扶摇直上而朗费罗一落千丈[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5 董兰;霍桑《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象征手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曹亚军;霍桑及其《红字》之二:“海关”及通奸罪的政治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李世强;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翁长浩;;从《人生的行列》漫评霍桑的伦理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任晓晋,程宝燕;林中的噩梦 成长的历程——《小伙子古德蒙·布朗》新解[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4期

10 陈了;漆黑的土地 鲜红的A字——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阙诗涛;;《红字》前言创作的真实目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平;;历史的回文[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赵四;;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4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杨湘齐;;《红字》:冲突的悲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吴希;;迪默斯德尔的悲剧和基督教堂的衰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伟珍;;《红字》——人性与社会性之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撕裂:“现代性幽灵”之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潘盛;外国文学中的现代性转型[N];文艺报;2006年

3 李保军;完美的讽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张德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与文学叙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戴本刚;《红字》:一个遥远而忧伤的乡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不食人间烟火的传奇[N];文学报;2003年

7 王志耕 南开大学;遥远的圣灵[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孙歌;关于虚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李我;疼痛的抵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赵武平;等待阿杜尼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赵卫东;妇女身体:作为“性”符码的生产和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6 申宜f,

本文编号:610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10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