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高尔基笔下的圣像画师及其宗教信仰的矛盾性——以自传体三部曲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1 03:32

  本文关键词:高尔基笔下的圣像画师及其宗教信仰的矛盾性——以自传体三部曲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高尔基 自传体三部曲 圣像画师 宗教信仰 矛盾性


【摘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以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多彩的俄国生活画面,通过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阿廖沙的印象和感受,考察了俄罗斯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其中,俄罗斯民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意识在圣像画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信仰中充满了矛盾,在度诚地信仰上帝的同时,又对上帝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同时,与普通民众的接触也影响和培育了高尔基的宗教思想。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高尔基 自传体三部曲 圣像画师 宗教信仰 矛盾性
【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基金项目(SXP2009-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俄罗斯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民族,早在988年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俄罗斯人民与其他斯拉夫民族一样信仰多神教。988年以后,俄罗斯人的斯拉夫多神教观念与基督教信仰逐渐融合,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东正教信仰。但是,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却充满了矛盾,他们在虔诚信仰上帝的同时,又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昕宜;;解读东正教圣像画的密码[J];俄语学习;2007年03期

2 汪介之;高尔基中期创作的艺术特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金亚娜;;高尔基的人类中心宗教宇宙观[J];欧美文学论丛;2003年00期

4 ;宗教艺术的奇葩——漫谈俄罗斯东正教古典圣像画[J];世界文化;2008年09期

5 徐凤林;东正教圣像的神学含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林慧;;由“多余人”看中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韩晓燕,张丹丹;19世纪俄国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对现代化道路的论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许春华;;全球化时代与民族文化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的解读[J];保定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4 张向荣;中俄语言对比中的文化个性还原思考[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5 王培英;;论拉斯普京创作中的宗教意识[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6 张建华;;俄罗斯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辨[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7 杨辉,李彦彬;俄罗斯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对对外政策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男星;俄罗斯教育变革的精神源流:大俄罗斯主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吴群芳;;韩俄民主化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特征的比较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姜雪红;;黄金时代的俄罗斯文学概观[J];长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李维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探析[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3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邵铁峰;;自由与爱: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解读[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7 于娟;卢布汇率制度安排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继红;科拉科夫斯基的列宁主义观[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杨洁;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普京道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月玮;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中的“恶”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祥民;彼得一世时期的世俗教育[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斯维特兰娜·卡尔玛耶娃;汉俄外来词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舜平;俄罗斯现代手风琴作品的宗教语境[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春红;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及其文化本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美丽;斯拉夫派人民性观念及其历史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文君;《日瓦戈医生》中的生命意识[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周梦菡;俄语称呼主要功能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亚娜;;高尔基的人类中心宗教宇宙观[J];欧美文学论丛;2003年00期

2 白素蓉;未发表过的高尔基的几封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达·格拉宁;王步丞;;谈谈高尔基[J];俄罗斯文艺;1986年04期

4 韦建国;二谈高尔基再认识论──试析高尔基后期创作的缺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韦建国;二谈高尔基再认识论——试析高尔基后期创作的缺憾[J];甘肃畜牧兽医;1996年03期

6 沈慧君;人民斗争的颂歌,革命理想的预言——论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2期

7 端传妹,常俊玲;高尔基与我们当代——《不合时宜的思想》五人谈[J];俄罗斯文艺;1999年04期

8 郑海凌;;高尔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母亲》汉译本再版序言[J];俄罗斯文艺;2007年01期

9 宋垠天;;高尔基是怎样被敌人害死的[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03期

10 冷旭光;也谈《马卡尔·楚德拉》在高尔基创作中的地位——与尚知行同志商榷[J];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泽;;论划时代的作家——读高尔基论契诃夫小说札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薇生;;高尔基《海燕》译文的历史钩沉——兼评瞿秋白、戈宝权、宜兰的几种文本[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3 宋寅展;;斯大林时期的高尔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陈辉;;布宁研究新述[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一鸣;;浪漫主义文学的社会认识价值[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6 吕涵;;逃脱与探寻——新心理分析学下的《光之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丁立群;;从《等待戈多》看塞缪尔·贝克特的伦理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锡山;;《水浒传》和《艾凡赫》[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9 谢齐阳;;布宁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瑞亭;访高尔基文学院[N];文艺报;2000年

2 吴清资;穿越时空的经典[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3 童道明;高尔基笔下的李鸿章[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记者 王玉梅;我国15位翻译家、学者获俄罗斯高尔基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汪介之;俄罗斯文学研究——热点[N];文艺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董宏杰;俄罗斯文学: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N];南方周末;2005年

7 刘文飞;高尔基的人道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吴晓都;高尔基像复现《文学报》刊头[N];文艺报;2005年

9 晓燕;他让高尔基哭了[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江弱水;莎士比亚+拉伯雷+莫泊桑+高尔基+海明威=巴别尔?[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荣;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齐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诗”及其与中国唐宋“出家诗”之比较[D];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

3 史军;冲突、和解、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惠媛;论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龙瑞翠;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叶红;永不枯竭的心灵之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张磊;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宓芬芳;黑人宗教、性神话、音乐[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晓青;论赞美诗23首中和谐的人神关系[D];山东大学;2006年

3 任璨;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中的女性主义声音[D];重庆大学;2008年

4 曾新;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灰阑”[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秀霞;白银时代的高尔基评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桂芳;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径华;心灵的乌托邦——重读高尔基的《母亲》[D];四川大学;2003年

8 刘永强;为人的尊严呐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植冰;凯瑟琳·安·波特宗教观和女性观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马全峰;论T.S.艾略特的传统观[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0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10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