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发布时间:2017-08-21 04:40
本文关键词: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更多相关文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深层生态学 异化 回归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2001年问世以来,荣获一系列奖项,受到高度称赞。尽管这部小说在世界广获好评,但有关其研究并不多。直到2012年李安导演将其拍成同名电影后,才引起评论者的关注,人们对影片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小说原著的关注。人们开始多方位地解读电影和原著。目前,国内外有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研究散见于各类书评和影评,这些评论集于在探讨小说中故事的真伪、信仰、主题和隐喻等。而对于小说中体现的生态思想,评论者仅仅是在书评或是影评中一笔带过,并未见有相应生态批评理论来对小说进行生态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生存危机加剧。生态的思考和生态的理解成为普遍采纳的思维方式,从生态的角度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生态批评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层生态学是生态批评的一个来重要分支,其基本原则是: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主义平等。本研究试图以生态批评,特别是深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异化与回归自然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具体通过深层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小说中人异化于自然,人异化于社会(他人)和人异化于自我的三类异化行为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异化产生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而以深层生态学为指导探寻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态道路,即回归到与自我的认同,回归到与社会的认同,以及回归到与自然的认同。 全文共分五个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引论简要介绍扬·马特尔及其著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并阐释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综述本文所运用到的生态批评及深层生态学的理论。 第三部分运用生态批评,尤其是深层生态学的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人异化于自然,人异化于社会(他人)和人异化于自我的行为和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关系中出现了问题和关系的失衡。而且所分析的这三种异化是相互联系的。人异化于自然导致了人异化于社会,这两者又导致人异化于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异化产生的根源,即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为深层生态学所极力反对的。 第四部分,结合深层生态学的思想探寻人回归的方式,即回归自然。回归自然是解决人类异化所有问题的有效办法。这里的自然不仅是指自然环境、自然景色,还指和谐的社会关系及淳朴的精神世界。马特尔在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具体回归自然的方式:回归与自我的认同,回归与社会的认同以及回归与自然的认同。这三种方式为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关系的平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五部分为结论。这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在深层生态学的视野下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发现这部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深层生态学的思想。作者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关系的描写鞭挞了人的异化行为,并为人类提供了回归的方式,即回归自然。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种关系和谐共生的向往。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深层生态学 异化 回归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1.074
【目录】:
- Abstract5-7
- 摘要7-9
- Contents9-10
- 1. Introduction10-13
- 1.1 Yann Martel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10-11
- 1.2 An overview of Life of Pi11
- 1.3 Purpose of the Study11-13
- 2. Literature Review13-25
- 2.1 Studies of Life of Pi13-18
- 2.1.1 Studies Abroad13-15
- 2.1.2 Studies in China15-18
- 2.2 Ecocriticism18-25
- 2.2.1 Brief Introduction18-19
- 2.2.2 Deep Ecology and Its Two Norms19-23
- 2.2.3 A Tentative Summary23-25
- 3. Alienation in Life of Pi25-38
- 3.1 Man's Alienation from Nature26-30
- 3.1.1 Man's Abuse of Animals26-28
- 3.1.2 Man's Damage to Natural Environment28-30
- 3.2 Man's Alienation from Society(others)30-33
- 3.2.1 Intrigue in Man's World31-32
- 3.2.2 Hostile Thoughts Rooted in Man's Mind32-33
- 3.3 Man's Alienation from Self33-35
- 3.4 Reasons for Alienation35-38
- 4. Return to Nature38-45
- 4.1 Return to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Self38-40
- 4.2 Return to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ety(others)40-41
- 4.3 Return to Identification with Nature41-45
- 5. Conclusion45-48
- Bibliography48-51
- 附录51-52
- Acknowledgements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建红;;《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复调艺术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赵颖慧;;李安电影“大域无疆”的叙事特征探骊——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J];电影评介;2013年01期
3 邱晓;;一部举重若轻的伟大作品——论《少年π的奇幻漂流》的原型结构[J];电影评介;2013年05期
4 王伟;;“隐喻”语境下的人性主题[J];电影文学;2013年19期
5 石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隐喻主题探究[J];电影文学;2014年01期
6 祝平;;2002年曼布克奖得主——扬·马特尔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710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1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