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蛇传》童声合唱结构功能研究
本文选题:周龙 + 歌剧《白蛇传》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文章针对作曲家周龙获得第95届美国"普利策奖"的歌剧《白蛇传》中的四首幕间童声合唱展开较为深入的作曲技术理论分析。认为:如果说作曲家将京剧打击乐作为该作品的节律基础,看似短小的4首无伴奏童声合唱则可以算是该作品的全剧结构基础。它们的结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音乐材料;2.音乐风格;3.戏剧情绪;4.戏剧结构。作曲家将歌剧、交响乐、合唱、民歌、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使其成为一个圆融、统一的"系统",实现了中国民歌、京剧与歌剧的融合,传统歌剧与交响乐的融合。所以,"音乐材料来源的民俗化、民俗材料使用的专业化、专业技术运用的系统化",是歌剧《白蛇传》中的民歌合唱的总体艺术特征;也是作曲家周龙结构歌剧《白蛇传》的基本技术手法。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eep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technique of the four interlude choral choral songs in the opera "White Snake", in which composer Zhou long won the 95th American Pulitzer Prize.It is believed that if the composer regards percussion music as the basis of the rhythm of the work, the short and seemingly small four accompaniment children's choral choral song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play structure of the work.Their structural capabiliti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four aspects: 1.Music material.The style of music is 3.Drama moods.The structure of the play.Composers have integrated opera, symphony, chorus, folk songs, Peking opera and other forms of art into one, making it a harmonious and unified "system", which has realized the fusion of Chinese folk songs, Peking opera and opera.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operas and symphonies.Therefore, "the folk custom of the source of the music material,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use of the folk material,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s the overal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lk song chorus in the opera "the White Snake Biography";It is also the basic technique of composer Zhou long structure opera "White Snake Biography".
【作者单位】: 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
【分类号】:J6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育强;追求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合唱境界[J];福建艺术;2000年04期
2 门玉彪;;谈童声合唱队的组织训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7期
3 吴煜;童声合唱中的气息[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4 张耀;;刍议童声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J];黄河之声;2007年03期
5 韩德森;孙莹;;童声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史海峰;于捷;;童声合唱曲目选择的多维原则分析[J];艺术探索;2007年05期
7 汪珏;;浅谈童声合唱对少儿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J];黄河之声;2008年16期
8 芦海珍;;浅议童声合唱中男童声的训练[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5期
9 常婧;;浅谈开展童声合唱的意义及常见问题的解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刘晓佳;;童声合唱队的组建和训练计划[J];大舞台;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妮娅;草文;;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要素[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朱海荣;;谈童声合唱教学训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绮;童声合唱“新”作在哪里[N];音乐周报;2009年
2 通讯员 陈家祺 向洋;开远组团参加全国童声合唱电视公开赛[N];红河日报;2009年
3 温州少年艺术学校男童合唱团指挥 陈巧姑;童声合唱的发音[N];音乐周报;2014年
4 记者 舟观;第二届中国国际童声合唱节暨世界童声合唱会议举行[N];音乐周报;2001年
5 张欢;童声合唱为暑期音乐开门[N];音乐周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鹤琳 编译;英国童声合唱团的人才尴尬[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冷启迪 黄启艳 梁东麒 通讯员 李宏韬;43个童声合唱团中山竞歌喉[N];中山日报;2011年
8 温州少年艺术学校男童合唱团指挥 陈巧姑;获得美好童声合唱的途径[N];音乐周报;2014年
9 史君良;童声合唱之美感[N];音乐周报;2001年
10 房巍;我国童声合唱离世界水平有多远[N];音乐周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雯靖;为童声合唱指挥做翻译的案例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 贾蓓蓓;论童声合唱指挥的特殊性质及素质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桂俊杰;学校童声合唱排练方法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4 李愀雅;合唱音乐会曲目综述与分析[D];西藏大学;2015年
5 齐扩;童声合唱教育中柯达伊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琼;民国时期的中国童声合唱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唐明军;张以达的童声合唱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
8 孙凡;童声合唱教育中开放式教育理念与方法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9 桂敏;初中阶段学校童声合唱教学之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周晓艺;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2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5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