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郑振铎戏曲史学论

发布时间:2018-05-28 03:26

  本文选题:郑振铎 + 戏曲史观 ; 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郑振铎先生是中国现代戏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整理戏曲文献、创构戏曲历史与拓展戏曲评论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之于整个现当代戏曲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 郑振铎先生在戏曲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戏曲古籍的搜集、保护、校勘和出版,戏曲史学研究和戏曲史教育的实践。由于现当今对于郑振铎的研究,涉及戏曲方面,大多是谈其戏曲文献搜集、整理、刊刻之功,又加之郑振铎先生的戏曲史教育的实践时间较短,影响不是很大,故而本论文将行文重点放在了郑振铎先生的戏曲史学研究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郑振铎先生的文学史观与戏曲史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选择其戏曲史学研究中成果斐然、影响较大的四个方面(“梵剧输入说”、诸宫调、元杂剧和关汉卿)以及常常为前人所忽略的两个方面(戏曲版画与清代宫廷戏)来进行具体的论述和研究;最后总结其戏曲史学研究之特点,并将其戏曲史学研究置于20世纪戏曲学术史的整体中进行观照,以见其戏曲史学研究在中国戏曲史学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继承与发扬之作用。
[Abstract]:Mr. Zheng Zhenduo i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The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made in creating the history of opera and expanding the criticism of opera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to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opera theorists. Mr. Zheng Zhenduo's work in opera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he collection, protection, col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ancient opera books, the study of opera historiography and the practice of opera history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Zheng Zhenduo, most of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opera literatur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engraving, and the short practice time of Mr. Zheng Zhenduo's drama history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is not very big. Therefor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opera by Mr. Zheng Zhenduo. 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r. Zheng Zhenduo's view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drama history, and then selects the four aspects ("the theory of the input of the Vatican Opera", "the palace tune") tha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opera. Yuan Zaju and Guan Hanqing) and two aspects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printmaking and court drama in Qing Dynasty) we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were summarized. And put the study of drama historiography into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in the 20th century, in order to see its role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opera historiograph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福康;一次被搞错与被遗忘的文坛论争[J];鲁迅研究月刊;1985年03期

2 张秀婧;;郑振铎与中国文学文献学[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3 郑伯农;;新文化运动的杰出前驱——纪念郑振铎诞生一百周年[J];福建文学;1999年03期

4 卫华;;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振铎致沈维钧札[J];收藏界;2002年04期

5 陈福康;;郑振铎《欧行日记》佚稿[J];文献;2005年03期

6 陈福康;;张元济与郑振铎[J];新文学史料;2007年04期

7 陈福康;;有关郑振铎抢救典籍事迹误说的指正[J];出版史料;2009年02期

8 章原;;郑振铎的《诗经》学研究[J];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01期

9 ;《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出版[J];读书;1959年20期

10 陈福康;;关于鲁迅到郑振铎家做客[J];新文学史料;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家熔;;从《童话》看郑振铎的儿童读物编辑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2 马幼釂;;呼吁研究简本《水浒》意见书[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3 咸立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缘起研究的回顾与重探[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4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上)——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5 缪印堂;;漫画姓“漫”[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6 陈福康;;关于郭沫若《〈剿闯小史〉跋》及其他[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7 任广世;;明清俗曲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8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9 陈辽;;瞿秋白与胡愈之[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10 吴书荫;;《浣纱记》版本概述[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梁文;系列活动纪念郑振铎诞辰110周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刘妮丽;郑振铎:40年藏书7700余种[N];北京商报;2008年

3 文学所 马靖云;记忆中的郑振铎所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俊;郑振铎与胡适[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王伟瀛;爱国藏书家郑振铎[N];中国老年报;2000年

6 陈履生;众醉独醒的豪杰之士程及[N];美术报;2005年

7 谢其章;浩荡壮观的《世界文库》[N];天津日报;2004年

8 陈福康;谁把巴金送进了文艺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鲁迅与《文学》的合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陈福康;民国时期一次最大的购书活动[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庆元;《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胜利;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D];复旦大学;2007年

5 周忠元;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鲍震培;中国俗文学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熊辉;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9 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车振华;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申波;郑振铎戏曲史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包勤;郑振铎戏曲文献研究管窥[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林超;论郑振铎的文学史观[D];扬州大学;2004年

4 佘小云;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江曙;论郑振铎的中国古代小说整理与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胡晓;郑振铎的编辑出版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段金燕;郑振铎文学翻译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冰燕;郑振铎文献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陈振文;论郑振铎在文献学上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银焕;现代性视野中的郑振铎文学思想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5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45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