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表演”的生机与危机——以袁牧之的演出和剧作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10-30 18:17
【摘要】:本文以袁牧之独特的演出理想为问题的起点,结合其戏剧创作与演出实践,讨论这一理想之于演员本人主体性的意义,然后在历史语境中,对其演出实践的文化政治含义提出思考。本文认为,袁牧之的剧作,在文本肌理层面投射了其戏剧实践与生活状态的征候,透露了后二者间的互文性。而艺术与现实互文关系过于紧密,却又造成了"表演"的危机。对于二三十年代的小资产阶级青年而言,这种危机,意味着新的历史可能性的酝酿。
[Abstract]:Taking Yuan Muzhi's unique performance ideal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mbining his drama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deal to the actor's subjectivity, and then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his performance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holds that Yuan Muzhi's plays project the signs of his drama practice and living state at the text-texture level and reveal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latter two.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art and reality is too close, but it causes the crisis of performance. For the petty-bourgeois youth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his crisis meant the brewing of new historical possibilitie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3;J8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莹写给英子的信[J];新文学史料;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东会;英语“有标记搭配”及翻译举隅[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李星亮;T.S.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陈研;;T·S·艾略特的宗教观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J];长城;2011年06期

4 郭磊;李婕昕;;媒介图腾——“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视觉文化[J];长城;2011年08期

5 朱望;;论T.S.艾略特的文化自然发展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任惠,褚茜;谈布莱克和艾略特意象运用的相似性[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朱晓英;;艾略特的宗教文学思想述评[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静;;现代性境遇下价值秩序的颠覆及哲学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梁堂华;;徐特立与田汉的一生情谊[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陈洪丽;王彦军;;传统与现代之间——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文学观管窥[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舒宪;;论20世纪文学与人类学的同构与互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成丽;游走于政治与文学间的精神流变[D];山东大学;2011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杨新宇;复旦剧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D];复旦大学;2005年

6 鲍昌宝;中国现代诗歌都市话语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7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祥;澹泊论[D];中南大学;2007年

9 邓艳艳;在但丁影响下的T·S·艾略特[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高杰;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嘉琪;论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化古”[D];南京大学;2011年

3 高海燕;“窗洞”的艺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雷晓红;田汉戏剧批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5 王亚文;伊夫林·沃《一把尘土》的象征解读[D];安徽大学;2011年

6 胡新华;话语与地理的向度[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光;俄汉人称指示语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魏冬;西方荒野意象的女性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武洲;从幽婉的情思到哲学的冥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徐文贵;《荒原》:互文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蕾;第一位在银幕上唱《义勇军进行曲》的人——袁牧之电影艺术创作座谈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2年02期

2 今哲;新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袁牧之[J];今日浙江;2004年04期

3 郭学勤;;袁牧之——人民电影的开拓者和奠基人[J];今日浙江;2006年04期

4 杨新宇;李欣;;没有被遗忘的电影大师——评《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及《千面人生——袁牧之传》[J];中国出版;2007年05期

5 鲁明;;解读兴山——纪念袁牧之诞辰100周年[J];电影艺术;2009年03期

6 赵实;;在袁牧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当代电影;2009年07期

7 刘丽娟;;纪念“长影”的开拓者袁牧之同志[J];当代电影;2009年07期

8 杨海洲;生聚嫌年短 死别恨月长──为缅怀袁牧之同志而作[J];当代电影;1999年05期

9 路金戈;;“千面人”袁牧之的电影人生[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年08期

10 杨洪玲;重读袁牧之[J];电影;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何晓诗;电影艺术家袁牧之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办[N];中国电影报;2009年

2 张煜;袁牧之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9年

3 ;袁牧之[N];吉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诗;开创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新天地[N];中国电影报;2009年

5 金宝山;袁牧之与《马路天使》[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朱世藕;袁牧之和昆曲进京[N];文艺报;2007年



本文编号:2300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00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