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旦角唱段中“悲怨”的审美风格探析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Opera music is mainly divided into historical and morphological aspects, both of which have appeared some significa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is basis, there are few articles that focu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music aesthetic thought, musical form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Peking Opera. 1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is idea, the music of Beijing Opera is studied. Is a relatively weak but very valuable area. When it comes to the music of Peking Opera, including the singing of Dan Jiao, whether it i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he study of modern people or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the performing artists of Beijing Opera, they all talk about "sorrow and resentment."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7.1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雄;;再论戏曲的程式化思维——回应《论戏曲程式》一文并请教[J];福建艺术;2012年02期
2 臧娜;许学宁;;从“霸王”之变看文艺娱乐形态之变[J];芒种;2014年21期
3 荣蓉;;梅派唱腔艺术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02期
4 曹明;“霸王别姬”:继承 创新 传世之作[J];上海戏剧;2004年10期
5 夏侯玲玲;;戏曲音乐唱腔分析的教学视角——以梅兰芳《霸王别姬》[南梆子]唱段分析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蒋锡武;;“玄”的艺术——论京剧古典精神之一[J];文艺研究;1996年04期
7 孙喜艳;;从卦象成象特点论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J];戏剧文学;2009年12期
8 徐蔚;;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撞击中的男旦艺术[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滑静;论京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4期
10 田志平;;天“圆”绕地“方”,阴阳互交融——戏曲演出中的时空运转方略[J];戏曲艺术;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6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段蕾;京剧音乐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谢琳;北京市京剧音乐地方课程社会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0 李峰;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黄梅戏唱腔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力;小荷才露尖尖角—雷佳声乐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瑭;京剧《贵妃醉酒》唱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鑫;回眸世纪之争:五四时期《新青年》旧戏论争的文化反思[D];苏州大学;2011年
4 吉俊虎;范钧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乃锋;沧桑岁月里的盛衰起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6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7 党桂梅;史家道情皮影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小佳;程砚秋艺术理想与革新精神探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王芳;中西戏剧交流与相互启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鹏;20世纪初叶梅兰芳戏剧活动与社会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戏曲艺术流派的形成、现状及其启示[J];当代戏剧;2009年01期
2 吴乾浩;流派千秋与流派积弊——中国戏曲世纪回顾与展望[J];福建艺术;2001年01期
3 陆海;;拼贴——鲜为人知的音乐创作手法[J];歌剧;2008年01期
4 刘正维;皮黄腔的个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年02期
6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7 王耀华;;论“腔音列”(上)[J];音乐研究;2009年01期
8 钮骠 ,翁思再;关于《大唐贵妃》的通信[J];上海戏剧;2003年08期
9 杨敏;评剧流派成因浅析[J];戏剧文学;2004年02期
10 徐蔚;;梅兰芳男旦艺术鼎革论析[J];戏曲艺术;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承龙,林智群;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经典意义[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蓉;对儒道音乐美学思想的几点思考[J];音乐天地;2004年01期
3 陈东;;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杜洪泉;;嵇康是“儒”还是“道”——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与贡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辛松;朱亚宗;;孔、墨哲学思想之比较——从音乐美学思想探讨孔、墨哲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6 高拂晓;;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特点述评[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7 张进;;西方不同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1期
8 石教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浅析[J];黄河之声;2008年16期
9 池瑾t,
本文编号:230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0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