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佩里歌剧《尤丽迪西》人文主义情感色彩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6 20:35
【摘要】:1600年,歌剧《尤丽迪西》首演于法国皮蒂宫,这是迄今所知西方音乐历史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歌剧。歌剧的主要作曲者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来自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卡梅拉塔社团,《尤丽迪西》即是由佩里与卡梅拉塔社团共同研究与创作的成果。 《尤丽迪西》的产生为文艺复兴晚期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色彩,它为新音乐体裁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引领了西方音乐历史的伟大变革;同时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在音乐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歌剧《尤丽迪西》中情感色彩的发现来自于16世纪人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通过对新音乐创作手法的应用表现了人文主义情感色彩的内容,为之后巴罗克时期音乐情感的辉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通过三章的内容对歌剧《尤丽迪西》人文主义情感色彩进行分析。第一章叙述歌剧《尤丽迪西》产生的一般情况,包括三节的内容: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基本内容的简要介绍;卡梅拉塔社团与《尤丽迪西》产生前的歌剧实验的基本描述;歌剧《尤丽迪西》基本内容的介绍。第二章是对歌剧《尤丽迪西》的音乐内容进行本体分析,包括三首宣叙调、一首合唱曲和一首单独的器乐演奏,在此基础上为歌剧《尤丽迪西》人文主义情感色彩深层内涵的分析做铺垫。第三章是本文中心思想的升华,从情感色彩的来源出发深层挖掘《尤丽迪西》中人文主义情感色彩的内容。本章通过四个方面来论述:《尤丽迪西》人文主义情感色彩的内容,《尤丽迪西》的剧情与人物情感发展方向,以及《尤丽迪西》引领新的情感风格的崛起的意义及对《尤丽迪西》的评价。 《尤丽迪西》的产生为西方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确立了歌剧写作的基本框架,为歌剧的发展路线指出了方向;新的作曲手法促进文艺复兴音乐情感的解放,使音乐的情感得以通过歌剧这一题材发挥到淋漓尽致。《尤丽迪西》的产生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缓慢发展带入大踏步的辉煌发展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不单纯是一部歌剧,它更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的产生顺应了音乐历史的发展方向,引领了西方音乐的宏伟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伟大历史功绩。
[Abstract]:In 1600, the opera "Uridie" premiered at Pitty Palace, France. It was the earliest and most complete opera ever know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Jacopo Peri,1561-1633, the chief composer of the opera, comes from the famous Camerata community in Florence, Italy, and Elytisses is the result of research and creation by Perry and the Camerata community. The emergence of "Eulyly Dipsy" infuses fresh color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 the late Renaissance. It shows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usical genre and leads the great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m in the field of music, it has a strong humanism color. The discovery of emotional color in opera "Eulydipice" comes from the study of humanism in the 16th century. It shows the content of the emotion of humanism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brilliant development of music emotion in Baroque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otional color of humanism in the opera Eulydipsy through the content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opera "Uridie", including three section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Renaissance and humanism, a basic description of the Camerata Society and the opera experiment before the production of "Uribe Dipsy", an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Renaissance and human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opera Eulydips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music content of the opera "Euli Dipsy", including three narratives, a chorus and a single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 it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the humanistic emotional color in the opera Euli Dips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ublimation of the central idea of this paper, from the origin of emotional color to explore the content of humanistic emotional color in Euli Dipsy. This chapter is discussed in four aspects: the content of humanistic emotional color, the plot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aracters' emo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se of the new emotional style and the evaluation of Eulydipsy. The emergence of "Eulyly Dips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opera. It has 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 of opera writing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The new composition technique promoted the liberation of the emotion of Renaissance music. The emotion of music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through opera. In this sense,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music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was brought into the glorious stage of great strides by the emergence of "Eulipi Dipsy". It is not only an opera,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arrival of a new era. Its emergence conform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history, leading the gr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with irreplaceable great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8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陈泓茹;论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廖家骅;音乐的直接欣赏和间接欣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程炳杰;;欧洲合唱美学范式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罗可曼;;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周娟娟;;E.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教学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婷婷;;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郝绪兵;;对“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纺织业兴盛原因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王琦;;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释义——波爱修斯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一种启示[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斐;挣脱温柔的镣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漆协;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未来中国科学发展契机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洁;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点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24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24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