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7:16

  本文关键词: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宝,集合了祖祖辈辈老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的研究和付出,与人类进步一起向前发展。从古至今,艺术家们已经发明了各种各样经典的戏曲艺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财富。戏曲阐释人的生活,模拟时空,全面的展示了我国民族的生活常态方式及我们的期望、期待和人生目标,形成了一个个动人又形象的中国历史。戏曲汇总了文学、美术、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戏曲人物造型对于这门视听艺术来说在表演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艺术效果的。当代舞台剧在我国的发展态势稳步前进,这种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上的舞台艺术与中国传统戏曲相比,更具写实性特点。人物造型设计在舞台剧的表演中能够清晰的展现故事人物背景及时代特征。程式化的传统戏曲相对于通俗易懂的舞台剧稍显晦涩,我们年轻人也逐渐对戏曲有陌生感,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在比较活跃的舞台剧艺术融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有个崭新的认识并把他传承下去是我们当下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以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及其在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戏曲人物造型的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文章从传统戏曲的发展及其审美原则谈起,发掘戏曲人物造型的形式美、意象美、意境美的审美意义;然后对戏曲中不同行当造型特点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了大量文献资料中的戏曲人物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同时也探寻了当代舞台剧的发展,总结其在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写实性规律及新时期舞台剧的写意风格化特点;最后通过分析当前实际演出的舞台剧是如何在当代舞台剧人物造型设计中融合传统戏曲元素的。最后,通过实际参与的话剧《翩翩》将中国传统戏曲人物造型设计元素运用到当代舞台剧中的人物形象设计中,总结出了“老物新用”能增强舞台演出的艺术吸引力,拉近这门不可缺失的艺术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将传统文化更好的以新的方式传承下去,并为今后的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戏曲 人物造型 舞台剧 形象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意义13-14
  • 1.3.1 社会意义13-14
  • 1.3.2 市场意义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5 论文创新点15
  • 1.6 本研究的存在困难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35
  • 2.1 传统戏曲综述17-30
  • 2.1.1 中国戏曲的发展概况17-18
  • 2.1.2 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及审美原则18-30
  • 2.1.2.1 脸面化装19-21
  • 2.1.2.2 行头21-24
  • 2.1.2.3 戏曲的审美原则24-30
  • 2.2 舞台剧的综述30-34
  • 2.2.1 中国舞台剧的发展过程30-31
  • 2.2.2 舞台剧中人物造型的审美特点31-34
  • 2.2.2.1 话剧舞台的写实性特点32-33
  • 2.2.2.2 话剧舞台的写意风格化特点33-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传统戏曲对当代舞台剧人物造型的影响研究35-40
  • 3.1 传统戏曲与当代舞台剧的发展现状35-38
  • 3.1.1 传统戏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35-36
  • 3.1.2 当代舞台剧的发展现状36-38
  • 3.2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造型的影响研究38-39
  • 3.2.1 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的功能38
  • 3.2.2 戏曲元素融入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38-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探索戏曲元素在当代舞台剧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运用40-49
  • 4.1 目前舞台剧中运用戏曲元素的案例40-41
  • 4.1.1 戏曲中人物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40
  • 4.1.2 案例分析40-41
  • 4.2 话剧《翩翩》全程探索41-48
  • 4.2.1 整体人物造型分析41-45
  • 4.2.2 表演形式与语汇45
  • 4.2.3 对戏曲元素的研究设计45-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9-50
  • 5.1 研究结论49
  • 5.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49-50
  • 5.2.1 研究局限性49
  • 5.2.2 未来研究方向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附件53-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华;舞台剧的命运[J];艺海;2004年02期

2 张余;当话剧成为畅销品——近阶段上海话剧演出的现状与思考[J];社会观察;2005年06期

3 贾占生;;黄粱梦(大型魔幻舞台剧)[J];中国戏剧;2009年08期

4 李庆;;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J];大舞台;2009年04期

5 崔孟金;;舞台剧在发展创新中实现艺术的回归[J];大舞台;2011年05期

6 孙建军;;试论如何进一步实现我国音乐剧创作的繁荣和发展[J];才智;2012年14期

7 王晓华;;叙事性舞台剧的衰落与抒情性舞台剧的兴起——论舞台剧的命运[J];艺术广角;1999年03期

8 弯弯;;舞台剧[J];童话世界(超阅版);2014年04期

9 ;音乐舞台剧《弹琴说爱》[J];走向世界;2013年36期

10 张蓓;;舞台剧中的歌唱艺术[J];音乐时空;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海安;;舞台剧中运用大木偶的新尝试[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6期[C];2012年

2 智联忠;;新的融合 新的创造——谈魔幻舞台剧《黄粱梦》的艺术创作[A];中国演员(2011年第1期总第19期)[C];2011年

3 马文友;;数字媒体技术整合下的功夫舞台剧的审美价值研究[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 通讯员 李博;内蒙古出台政策扶持舞台剧精品创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晓铃;“销”烟渐起 成都要造亿元舞台剧蛋糕[N];四川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马子雷;动漫的“靴子”+舞台的“帽子”≠动漫舞台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记者 韩文嘉;我市大学生舞台剧大赛揭晓[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秦毅;不妨完善舞台剧的演前告示[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实习生 陈磊夫 记者 伍斌;舞台剧吸引资本须“内容为王”[N];解放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春梅;舞台剧《玉兰》跨界演绎“爱的世界”[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北京儿艺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 吴玉中;儿童现实主义舞台剧的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北京商报记者 姜琳琳;3D舞台剧 打造产业“样板间”[N];北京商报;2014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陈妍凌;环保儿童舞台剧方兴未艾[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佳;实景舞台剧的游客感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熊辑;贝克特舞台剧的时空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娄斌斌;文化产业视域下武术舞台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田梦艺;武术舞台剧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张小曼;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沈丹辉;旅游景区实景舞台剧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王小燕;资源整合策略在舞台剧运作中的探索与对策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8 王异;动漫产业之中国动漫舞台剧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9 杨建玲;试论“样板戏”对舞台剧走上银幕的启示[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曹潇;喜剧背后的忧伤—舞台剧剧本《设局》创作阐释[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