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刻画探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03:12
威尔第作为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的一座巅峰,从作品《游吟诗人》(1853)、《弄臣》、《茶花女》(1853)、《阿依达》(1871)这些最有代表性的中期作品来看,相对于自己最早期的歌剧作品而言,他的成果体现在对歌剧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与人物形象有了更加细致与清晰的描写,相对于其他歌剧作曲家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说,更具有个性。例如歌剧《弄臣》中的黎戈莱拖,是剧中的主人公,但并非是一个人们习惯的英雄。他是一个外貌丑陋行为恶劣但是对女儿宠爱有加的矛盾体形象。威尔第以个性鲜明的人物主题动机相互影响交织发展,做到了打破“分曲”的创作局限,使音乐一气呵成。本论题理论意义:通过对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女主角吉尔达的人物特点与性格和演唱技巧分析,以主人公演唱表演的分析达到进一步了解威尔第作品弄臣中音乐的创作表达与人物的二度创作中的刻画的深层关系。从了解威尔第作品中音乐的创作表达与人物的二度创作中的深层关系的角度出发,对西洋歌剧的创作与表演之间的关系起着积极作用。本论题的论述中以威尔第歌剧《弄臣》当中女主角吉尔达和谱面创作的具体内容结合,对本作品做以充分的理解和探索,对声乐学习的过程与表演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尤...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威尔第的作品的价值
1.2 研究威尔第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威尔第的生平及《弄臣》的脚本创作
2.1 威尔第的生平
2.2 歌剧《弄臣》的脚本创作
第3章 吉尔达形象分析探究
3.1 吉尔达的戏剧形象分析
3.1.1 吉尔达与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3.1.2 吉尔达与剧中人物的戏剧性冲突
3.2 吉尔达的音乐形象分析
3.2.1 二重唱中吉尔达的音乐形象
3.2.2 咏叹调中吉尔达的音乐形象
第4章 吉尔达主要唱段以及笔者演唱分析探究
4.1 吉尔达主要唱段分析探究
4.1.1 《每逢那节日来临》(“Tutte le feste”)
4.1.2 《亲切的名字》(“Caro nome”)
4.1.3 《爱情是灵魂的太阳》(E'il sol dell'anima)
4.2 舞台实践收获的演唱体会
4.2.1 宽广的呼吸和规范的咬字
4.2.2 动人的演唱和得体的台风
第5章 吉尔达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以及威尔第笔下女性的命运归属
5.1 吉尔达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5.1.1 美丽善良的吉尔达
5.1.2 吉尔达的悲剧命运
5.2 威尔第笔下的女性命运的相似之处
5.2.1 社会背景的一致性
5.2.2 感情经历的一致性
5.2.3 优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巨大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00609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威尔第的作品的价值
1.2 研究威尔第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威尔第的生平及《弄臣》的脚本创作
2.1 威尔第的生平
2.2 歌剧《弄臣》的脚本创作
第3章 吉尔达形象分析探究
3.1 吉尔达的戏剧形象分析
3.1.1 吉尔达与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3.1.2 吉尔达与剧中人物的戏剧性冲突
3.2 吉尔达的音乐形象分析
3.2.1 二重唱中吉尔达的音乐形象
3.2.2 咏叹调中吉尔达的音乐形象
第4章 吉尔达主要唱段以及笔者演唱分析探究
4.1 吉尔达主要唱段分析探究
4.1.1 《每逢那节日来临》(“Tutte le feste”)
4.1.2 《亲切的名字》(“Caro nome”)
4.1.3 《爱情是灵魂的太阳》(E'il sol dell'anima)
4.2 舞台实践收获的演唱体会
4.2.1 宽广的呼吸和规范的咬字
4.2.2 动人的演唱和得体的台风
第5章 吉尔达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以及威尔第笔下女性的命运归属
5.1 吉尔达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5.1.1 美丽善良的吉尔达
5.1.2 吉尔达的悲剧命运
5.2 威尔第笔下的女性命运的相似之处
5.2.1 社会背景的一致性
5.2.2 感情经历的一致性
5.2.3 优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巨大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00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0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