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庆赏剧中的神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0 14:30
明代宫廷庆赏剧是藩王或教坊编演以供庆贺节令、祝寿、赏花的佐于筵席的戏曲。现存明代宫廷庆赏剧有二十八种,其中二十六种出现了神祇。本文以明代宫廷庆赏剧中的神祇为研究对象,对神祇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神祇的结构功能,分析神祇所体现的戏剧性与其反映出的宗教和民俗信仰。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神祇的分类。分类标准依据其在庆赏剧中的地位和功能,据此将神祇分为四类:官僚神衹、具有吉祥寓意的神衹、花草神祇与增强戏剧性的神祇。第一节是官僚神祇,官僚神祇又分为至上神、组织领导性神祇、传达神祇、侍从神祇。第二节是具有吉祥寓意的神祇,分为专职庆祝的神祇、驱鬼与祈福的神祇。第三节是花草神祇,主要存在于朱有燉的赏花剧中。第四节是增强戏剧性的神祇,包括滑稽神祇与斗法神衹。滑稽神祇的特征是成对出现与随意捏造性;斗法神祇的特征是分对峙的两派与有着强大的法力。第二章是神祇的结构功能。第一节是通过神祇之口为戏曲破题与系结。有破题与系结同时进行、先破题再系结两种情况。第二节是通过神祇对戏剧场面进行铺叙。明代宫廷庆赏剧中神祇的重复上场突出了庆赏剧的吉祥寓意。神祇的铺叙功能还突出表现在庆赏剧中的筵席描写。本文所研究的二十六种庆赏...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神祇的分类
第一节 官僚神祇
第二节 吉祥寓意的神祗
第三节 花草神祇
第四节 增强戏剧性的神衹
第二章 神祇的结构功能
第一节 通过神祇为戏曲破题、系结
第二节 通过神祇对戏曲铺叙
第三章 神祇与戏剧性
第一节 神衹的违反常规与戏剧性
第二节 争论、斗胜与戏剧性
第四章 神衹与信仰
第一节 神衹与长生信仰
第二节 神祇与钟馗信仰
第三节 神祇与六神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宅“六神”信仰流变考[J]. 马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民间小戏的女神信仰与乡村女性社会——以定州秧歌为例[J]. 江棘.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6)
[3]五福:中华民族的传统福利理想[J]. 毕天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浅论明代皇家小祀之祭[J]. 李子园. 黑河学刊. 2016(06)
[5]在神圣与世俗之间——论戏曲叙事与神话结构运演的关系[J]. 陈文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宋代洛阳耆英会探赜[J]. 陈小辉. 兰台世界. 2015(06)
[7]论明杂剧《苏门啸》的版本形态与文本价值[J]. 陈志勇,杨波. 文化遗产. 2015(01)
[8]中国古代道教题材戏曲繁盛原因探论[J]. 伏涤修. 江淮论坛. 2014(06)
[9]戏曲中的吕洞宾图像研究[J]. 陈杉. 四川戏剧. 2014(04)
[10]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J]. 姚利芬. 文史天地. 2013(04)
博士论文
[1]唐宋滑稽戏研究[D]. 王彤.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 姜乃菡.南开大学 2014
[3]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南开大学 2014
[4]朱有燉研究[D]. 朱仰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 彭栓红.山西师范大学 2012
[6]明代“神仙剧”研究[D]. 沈敏.武汉大学 2005
[7]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D]. 杨毅.福建师范大学 2005
[8]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 白秀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
[9]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D]. 李艳.四川大学 2004
[10]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D]. 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六十种曲》作品中的宿命观念研究[D]. 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明代宫廷饮食研究[D]. 罗蓁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3]明传奇中的神祇表现问题研究[D]. 李涵闻.河南大学 2014
[4]明传奇“中状元”母题研究[D]. 马露瑶.河南大学 2013
[5]明传奇中的婚恋习俗研究[D]. 郑笑丛.河南大学 2013
[6]明清神魔小说情节模式研究[D]. 陈妍.河南大学 2013
[7]民间信仰的戏曲展演[D]. 宋嘉健.中央民族大学 2012
[8]元明时期“神仙道化”剧研究[D]. 黄卉.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二郎神剧及其二郎神信仰流变研究[D]. 殷军领.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理学视域下的明代前期戏剧创作[D]. 刘佳.河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9373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神祇的分类
第一节 官僚神祇
第二节 吉祥寓意的神祗
第三节 花草神祇
第四节 增强戏剧性的神衹
第二章 神祇的结构功能
第一节 通过神祇为戏曲破题、系结
第二节 通过神祇对戏曲铺叙
第三章 神祇与戏剧性
第一节 神衹的违反常规与戏剧性
第二节 争论、斗胜与戏剧性
第四章 神衹与信仰
第一节 神衹与长生信仰
第二节 神祇与钟馗信仰
第三节 神祇与六神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宅“六神”信仰流变考[J]. 马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民间小戏的女神信仰与乡村女性社会——以定州秧歌为例[J]. 江棘.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6)
[3]五福:中华民族的传统福利理想[J]. 毕天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浅论明代皇家小祀之祭[J]. 李子园. 黑河学刊. 2016(06)
[5]在神圣与世俗之间——论戏曲叙事与神话结构运演的关系[J]. 陈文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宋代洛阳耆英会探赜[J]. 陈小辉. 兰台世界. 2015(06)
[7]论明杂剧《苏门啸》的版本形态与文本价值[J]. 陈志勇,杨波. 文化遗产. 2015(01)
[8]中国古代道教题材戏曲繁盛原因探论[J]. 伏涤修. 江淮论坛. 2014(06)
[9]戏曲中的吕洞宾图像研究[J]. 陈杉. 四川戏剧. 2014(04)
[10]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J]. 姚利芬. 文史天地. 2013(04)
博士论文
[1]唐宋滑稽戏研究[D]. 王彤.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 姜乃菡.南开大学 2014
[3]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南开大学 2014
[4]朱有燉研究[D]. 朱仰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 彭栓红.山西师范大学 2012
[6]明代“神仙剧”研究[D]. 沈敏.武汉大学 2005
[7]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D]. 杨毅.福建师范大学 2005
[8]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 白秀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
[9]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D]. 李艳.四川大学 2004
[10]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D]. 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六十种曲》作品中的宿命观念研究[D]. 姚晓芳.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明代宫廷饮食研究[D]. 罗蓁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3]明传奇中的神祇表现问题研究[D]. 李涵闻.河南大学 2014
[4]明传奇“中状元”母题研究[D]. 马露瑶.河南大学 2013
[5]明传奇中的婚恋习俗研究[D]. 郑笑丛.河南大学 2013
[6]明清神魔小说情节模式研究[D]. 陈妍.河南大学 2013
[7]民间信仰的戏曲展演[D]. 宋嘉健.中央民族大学 2012
[8]元明时期“神仙道化”剧研究[D]. 黄卉.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二郎神剧及其二郎神信仰流变研究[D]. 殷军领.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理学视域下的明代前期戏剧创作[D]. 刘佳.河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9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23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