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03
本文关键词: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杜鸣心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各类体裁的优秀作品,钢琴协奏曲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最具有特色的、发展水平最高的形式——钢琴音乐与交响乐的完美结合,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钢琴音乐特征,已经成为中国钢琴作品的精品。 本文通过对《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和声手法的应用上做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是如何对西方近现代技法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是如何使之完全适用于中国风格的作品的,借以促进民族风格和声的创新与发展,并希望从理论上用其成功的经验为中国和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出点贡献。 文章在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三度叠置的和声结构与功能的延展。从三度结构的平行、三度结构的高叠、同音级变化音与本位音的共存、同音级大小三和弦的色彩对比等四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传统和声技法在这部作品中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部分:非三度叠置的和声结构与民族和声手法的探索。分别论述了四五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二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附加音和弦的手法、复合功能和弦等近现代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和特点,从和弦结构上说明音乐民族风格的体现。 第三部分:和声进行与调性发展的手法。从和弦功能连接的弱化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作品中的线性和声、持续音、主题调性的模糊与游离、二度关系的调性布局等,进一步说明了作曲家具有时代气息的个性风格。
【关键词】:杜鸣心 和弦结构 线性和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前言7-10
- 第一章 三度叠置的和声结构与功能的衍展10-20
- 一、三度结构的连续平行10-12
- 二、三度结构的“高叠”和弦12-15
- 三、同音级变化音与本位音的共存15-17
- 四、同音级大小三和弦的色彩对比17-20
- 第二章 非三度叠置的和声结构与民族和声手法的探索20-34
- 一、四度或五度叠置的和弦结构20-25
- 1、四度和弦结构20-23
- 2、五度和弦结构与空五度手法23-25
- 二、二度叠置的和弦结构25-27
- 三、附加音和弦的应用27-30
- 四、复合功能和弦的应用30-34
- 第三章 和声进行与调性发展的手法34-48
- 一、线性和声的应用34-37
- 二、持续音的应用37-40
- 三、主题调性的游离与四音动机贯穿40-45
- 1、主题调性的模糊与游离41-43
- 2、四音动机的贯穿43-45
- 四、以二度为主的调性布局45-48
- 结语48-50
- 注释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康长安;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创作技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赵圆圆;试论杜鸣心的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的创作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万爱民;鲍元恺管弦乐曲《炎黄风情》和声技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明;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音乐本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