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5:08

  本文关键词: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分布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江苏柳琴戏的流布区域、历史发展、文化语境、传承模式的考察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挖掘柳琴戏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的重大现实意义,探索柳琴戏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发展途径,进一步反观中国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的缺失。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柳琴戏的概述,从柳琴戏的起源、唱腔、剧目、伴奏四个方面梳理,了解柳琴戏发展的历史文化轨迹;第二章部分柳琴戏的传承模式,根据柳琴戏传承的历时发展,从民间传承、专业传承、学校传承、媒体传播四个方面对柳琴戏的传承模式进行考察,寻求柳琴戏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提出柳琴戏影视化、音像化的构想,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宣传、传播柳琴戏;第三部分柳琴戏的文化研究,通过对柳琴戏音乐的文化认知、社会功能及其动态的音乐文化变迁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研究,凸显地方戏曲艺术在当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社会意义;第四部分柳琴戏传承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本土化中的意义,重点是反思传统音乐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中的缺失;提出柳琴戏纳入地方高师音乐课程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构想。进一步设想全国的音乐高等院校都能承担起传承地方戏曲艺术的责任,改变中国音乐教育培养人才没有体现地域特色的西方“统一模式”,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真正得到有效传承和健康发展。 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艺术弥足珍贵的价值就体现在其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中国音乐教育要培养跨文化对话、交流的国际型人才就必须转型:中国音乐教育不仅要学习欧洲音乐而且还要传承中国本土音乐,并且还要把中国本土音乐推向世界。中国戏曲音乐文化是我们音乐语言之根,维护本国文化的独特个性,不仅是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为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柳琴戏 传承模式 本土化 文化认知 文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7.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2
  • 1.1 研究缘起6-7
  • 1.2 研究现状综述7-1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11-12
  • 2. 柳琴戏的概述12-29
  • 2.1 柳琴戏的起源12-14
  • 2.2 柳琴戏的唱腔14-24
  • 2.3 柳琴戏的剧目24-27
  • 2.4 柳琴戏的伴奏27-29
  • 3. 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29-45
  • 3.1 柳琴戏的民间传承29-35
  • 3.2 柳琴戏的专业传承35-38
  • 3.3 柳琴戏的学校传承38-41
  • 3.4 柳琴戏的媒体传播41-45
  • 4. 柳琴戏的文化研究45-61
  • 4.1 柳琴戏的音乐文化认知45-51
  • 4.2 柳琴戏的社会功能51-55
  • 4.3 柳琴戏的文化变迁55-61
  • 5. 柳琴戏传承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本土化中的意义61-77
  • 5.1 中国音乐教育中的本土文化的缺失61-69
  • 5.1.1 中国音乐教育本土文化缺失的原由61-63
  • 5.1.2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柳琴戏63-67
  • 5.1.3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视野下的柳琴戏67-69
  • 5.2 江苏柳琴戏传承未来发展的思考69-77
  • 5.2.1 柳琴戏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70-73
  • 5.2.2 柳琴戏纳入高师音乐课程73-77
  • 结语77-78
  • 附录78-84
  • 附录178-82
  • 附录282-83
  • 附录383-84
  • 参考文献84-87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87-88
  • 后记8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兰;霞浦畲族歌谣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武艳;徐州柳琴戏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王静;鲁西南乡土音乐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开发的构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洁;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的传承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