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中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20:18
本文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中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
【摘要】: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任务选择、目标设置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声乐学习,分析高师声乐教学活动的自我效能信息、采用有效针对性干预手段培养声乐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高师声乐教学自我效能感研究适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声乐学习自我意识发展、提高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和情感控制力,全面调控自己的声乐学习活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我效能感的提出及释义,区分相关概念,指出自我效能感研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高师学生声乐学习自我效能感信息,探讨学生低自我效能感产生原因,及其在各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 第三部分: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高师声乐教学规律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 第四部分:进一步补充论述怎样合理利用自我效能感进行声乐教学。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高师声乐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一、自我效能感释义9-17
- (一) 自我效能感的提出9
- (二) 自我效能感概念界定9-12
- 1、自我效能感的涵义9-11
- 2、自我效能感与相关概念之区别11-12
- 3、自我效能的情境特殊性12
- (三) 自我效能感研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意义12-17
- 1、自我效能与声乐学习动机13
- 2、自我效能与声乐学习思维13-14
- 3、自我效能与歌唱情感抒发14
- 4、自我效能与声乐学习信念14-17
- 二、高师学生声乐学习中的自我效能信息分析17-29
- (一) 低自我效能感的产生17-22
- 1、负面的成败经验17-18
- 2、消极的替代经验18-20
- 3、他人的负面评价20
- 4、消极情绪与生理状态20-22
- (二) 不同阶段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体现22-29
- 1、基础训练阶段23-24
- 2、技术改进阶段24-25
- 3、技术掌握阶段25
- 4、高师声乐学习中的“高原现象”25-27
- 5、制定合理学习计划27-29
- 三、提高高师声乐教学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教育对策29-45
- (一) 培养与利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29-32
- 1、高师声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析29-30
- 2、声乐教师效能感在教学中的应用30-32
- (二)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经验32-37
- 1、运用优势策略,积极引导声乐学习33
- 2、实施成功教育,逐步提高学习进程33
- 3、合理声乐学习目标的设置33-35
- 4、对声乐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归因35-36
- 5、克服声乐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36-37
- (三) 引导学生获得有利的替代性经验37-40
- 1、以教师为榜样提升自我效能感37-38
- 2、利用同学的榜样提升自我效能感38-39
- 3、以自己为榜样提升自我效能感39-40
- (四) 利用社会说服手段40-42
- 1、解释性言语劝说40-41
- 2、名人精神充电41
- 3、私淑弟子情结41-42
- (五) 唤起积极的情绪和生理状态42-45
- 1、积极的生理状态解释与训练42-43
- 2、强化积极的情绪唤醒43-44
- 3、促进操作完成44-45
- 四、合理把握与利用声乐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45-48
- (一) 声乐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歌唱时的“自我感觉”45-46
- (二) 正视声乐学习能力,合理利用自我效能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6
- 致谢56-57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美兰,车宏生;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1999年02期
2 V.A.克里斯蒂,梅学明;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本文编号:755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5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