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翻译看译者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7-10-19 02:15
本文关键词: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翻译看译者话语权
【摘要】:翻译学研究中不乏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强调译者所具有的创造性,学者们对话语与权力的研究也是多角度多成果的,但是对译者在翻译事件之后所产生的话语研究较少,对该话语相应的权力研究也不足。实际上,译者自愿要表达的话语与译作真正体现的话语是有出入的,而这种不同的产生是因为译者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不能超越自己具有的话语权。 本文把话语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探索译者话语与权力这一较新领域,主要分析以下两个问题:译者的话语和话语权是怎样形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译者话语和话语权分别受着何种因素的控制。 论文首先简单阐述国内外的话语和权力研究,以及翻译学研究中对译者话语与权力研究的现状,并以福柯的话语理论为理论框架,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福柯话语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简述,将话语,知识,权力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并阐述话语内外在控制机制,然后将话语理论应用到翻译学研究中,,运用这些理论对译者的话语权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背景下译者形成和表现出的不同话语及其所具有的不同话语权。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枢纽位置,指出译者是连接源语作者、目标语读者和赞助人的枢纽,是该话语范围中的一个结点。同时,由于译者的结点枢纽地位,其在社会上的真正话语受到源语文本、源语作者、自身经历和学科准则等的内在控制,也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社会规范和出版规范及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等的外在控制,其有效力的话语受社会禁忌限制,由其在社会历史时代中所具有的话语权力决定的。 为具体说明作者对译者话语权方面的研究结论,作者通过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后文以《查》代指)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不同政治经济环境下,经历和学科准则不同的两个译者面对不同的社会、出版规范,不同的文化环境,其在翻译中的话语表现、话语权和话语形成的不同。《查》因其内容的对象特殊性,作为话语禁忌之一,其译本能较好地体现译者的话语权,体现不同时代、不同出版社对译者话语权不同程度的剥夺。《查》的个案研究最终是要剖析译者话语的形成和表现,以及话语被剥夺的现象,进一步表明译者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不能超越自己具有的话语权,其话语受其自身内在控制,也受到外在控制,其有效力的话语受社会禁忌限制,由其在社会历史时代中所具有的话语权力决定的。
【关键词】:话语权 控制机制 译者话语权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8-9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5
- 1.1 Research Significance12-13
- 1.2 Research Methodology13
- 1.3 Framework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19
- 2.1 Discours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15-16
- 2.2 Discourse Study in Various Fields at Home16-17
- 2.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Purposes17-19
- Chapter Three Michel Foucault and Discourse19-29
- 3.1 Discourse, Knowledge and Power19-25
- 3.1.1 Discourse19-21
- 3.1.2 Knowledge21
- 3.1.3 Power21-23
- 3.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 and knowledge and power23-25
- 3.2 Controlling Mechanism25-26
- 3.2.1 Inner Controlling Mechanism25
- 3.2.2 Outer Controlling Mechanism25-26
- 3.3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Theory for Translators’ Discourse Power26-29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Insight and Clarification on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ranslators29-40
- 4.1 Discourse Power29-30
- 4.2 The Translator’s Discourse30-33
- 4.2.1 The Pivot Position of Translators in Translation30-32
- 4.2.2 The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ranslators’ Discourse32-33
- 4.3 The Translator’s Discourse Power33-40
- 4.3.1 The Inner 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the Translator’s Discourse35-37
- 4.3.2 The Outer 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the Translator’s Discourse37-40
-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and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ors’Discourse Power40-57
- 5.1 Introduction to D.H. Lawrence and Lady Chatterley’s Lover40-42
- 5.2 Points in the Case Choosing42-44
- 5.3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Power for Various Translators44-57
- 5.3.1 The Inner Factor——the Translator44-50
- 5.3.2 The Outer Factor——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with Different Social Bans and Publishing Norms50-57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7-59
- Works Cited59-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红;;从权力话语理论解读翻译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冯广艺;;论话语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永国;话语[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4 张瑜;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欧阳英;;建立在“话语”理论基础上的思想变革——福柯政治哲学探析[J];晋阳学刊;2007年01期
6 庄琴芳;;福柯后现代话语观与中国话语建构[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7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魏家海;;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文贵良;;何谓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10 王绍昌;我国劳伦斯研究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莉;中国博客的话语权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闫欢;话语权力与文学经典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8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5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