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上海“孤岛”时期文学翻译的发生与建构——以《西洋文学》杂志为讨论对象

发布时间:2017-10-20 01:38

  本文关键词:上海“孤岛”时期文学翻译的发生与建构——以《西洋文学》杂志为讨论对象


  更多相关文章: “孤岛”时期 文学翻译 《西洋文学》


【摘要】:《西洋文学》是上海"孤岛"时期创办的一份纯文学翻译杂志,它在抗战时期文学翻译史上的角色和地位不容忽视。既往对《西洋文学》的研究大都聚焦于译介内容的介绍,而对杂志的价值取向、译介主题与译介重点呈现出什么特点,它们如何受到"孤岛"政治与文学地理的影响,则缺乏必要的讨论。"孤岛"时期,《西洋文学》给予了文人译者"文学书写"的自由与想象,它不仅是一个表述"自我"的话语空间,也是一个张扬时代政治的文学场域。《西洋文学》的译介有效地演绎了在"孤岛"政治与文学话语秩序影响下的文学翻译的生产、流通和接受特点,忠实地反映了"孤岛"的政治文化与文学地理对文学译介的主动干预,也体现了译介主体对其历史境遇的自觉把握。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孤岛”时期 文学翻译 《西洋文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YJC740119)
【分类号】:I206.6;I046
【正文快照】: “孤岛”作为一个“时空性隐喻”,所指代的时间段是1937年11月11日中国军队从沪西撤离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的四年又二十七天,所指代的空间段是位于上海苏州河以南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孤岛”特殊的时空领域中,敌我矛盾交错复杂,危机四伏,但因其不直接受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芝联;五十五年前的一次尝试[J];读书;1995年12期

2 王维国;抗日战争与中国文学地理变迁[J];河北学刊;2005年04期

3 高文波;抗战时期俄苏文学译介述略[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铁锋;抗战时期文学的多维性与特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5 郭恋东;几本专载译文的现代文艺期刊[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6 程麻;抗战文苑中的文学翻译之花[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张德明;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J];人文杂志;2004年02期

8 王长军;;风刀霜剑中的文学园地——抗战时局对现代文学的巨大影响(二)[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封世辉;华东沦陷区文艺期刊概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01期

10 王维国;;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基本格局——战时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之二[J];学习与探索;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振环;;土山湾印书馆与上海印刷出版文化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为民;;莎士比亚戏剧译介的三个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王秋生;郭瑞;;1949年前的哈代诗歌翻译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欧阳哲生;;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北京经验”[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王国红;;开明书店与“开明精神”[J];中国编辑;2006年03期

7 张梅;;从张爱玲《传奇》的畅销看《杂志》的宣传策略[J];编辑之友;2010年04期

8 刘静平;;译介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文学研究[J];长城;2011年10期

9 付胤;;论五四时期(1917-1927)翻译文学的繁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马秀美;;译者主体性在朱生豪翻译中的介入——以Hamlet汉译本为个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言;;试论张资平小说中日本形象的嬗变——以他与日本的关联为背景[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07期)[C];2012年

2 朱敏彦;齐卫平;;上海抗战文化的发展与抗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任丽青;沈靓靓;;“孤岛”散文又一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惠;阿瑟·韦利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河卫;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燕燕;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译者主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牙运豪;试论许地山小说的话语形态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廖晓梅;现代性视野中的许地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夏临;“爱美家”的“中国梦”[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杰;晚清诗人眼中的英国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齐林涛;一分为三视域下的《金瓶梅》英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郭颖;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柯灵;;遥寄 张爱玲[J];读书;1985年04期

2 张芝联;五十五年前的一次尝试[J];读书;1995年12期

3 黄源;切实调整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1期

4 刘耘华;文化视域中的翻译文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5 秋石;鲁迅、黄源同生活书店风波由来考辨[J];新文学史料;2004年01期

6 谢蔚英;;忆兴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02期

7 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4期

8 葛中俊;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国平;[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静,昌切;高屋建瓴 通观微至——《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略评[J];出版科学;2002年02期

2 秦露;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3期

3 王理行;忠实是文学翻译的目标和标准——谈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J];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4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5 宋学智,许钧;从文化观看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取长补短”浅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秦建华;语性理论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吴春雪;浅谈文学翻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吴琳;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阴山学刊;2005年02期

9 陆金燕;;从等效因素看《在亚当之前》的翻译[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钟年;;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雪彬;;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在文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江艺;;神似种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骆贤凤;;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孔喜;杨炳钧;;文学翻译译文修改的原型论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刘建林;文学翻译不宜“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9年

3 马爱农;我和文学翻译[N];文艺报;2011年

4 钟闻熹;外国儿童与青少年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成立[N];文艺报;2011年

5 胡志挥;老舍先生与文学翻译[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熙涵;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N];文汇报;2008年

7 明江;“我们强烈感受到民族文学翻译的使命”[N];文艺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任震宇;文学爱好者翻译异军突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滢莹;文学翻译应成为“文化驿马”[N];文学报;2009年

10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竞;文学翻译机理研究—心智哲学视角[D];中南大学;2013年

2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5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6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9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子章;差异及对立的终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天钦;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风格[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书;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外交学院;2001年

3 李学萍;文学翻译的符号学视野[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毕海英;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沈宇;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对等[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陈晓霞;从目的论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许磊;意识形态在文学翻译中的操控[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新阐释[D];安徽大学;2005年

9 王燕;社会文化在文学翻译中的操纵[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张海卿;文学翻译中的目标读者取向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4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64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