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两版英译《红楼梦》的判词翻译对比

发布时间:2017-11-02 13:23

  本文关键词:从概念整合理论看两版英译《红楼梦》的判词翻译对比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整合 心智空间 翻译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也称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人脑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将这一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就能显出它巨大的解释力。 在翻译界,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一般讨论的是对翻译标准的评论,以及各种各样的翻译原则的提出,而不是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过程的思索。概念整合是人的思维方法,用这一理论可以分析翻译中文字符号的意义,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关系,翻译过程中词义的分解和整合,为翻译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野。 《红楼梦》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达到了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巅峰,曾被多次翻译成英文。其中以中国翻译学者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英国学者戴维.霍克斯翻译的两个版本最为流行。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采用某个翻译理论或语言学理论,抽出原文与译文对应句子,段落或章节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纵观语言学及翻译界的论述,鲜有将概念整合理论用于分析不同版本红楼梦的异同者。而这两个英文版本之间某些描述的差异十分细微,无法用通行的翻译理论解释,只能归结于译者的心智空间及概念整合过程的差别。 本文尝试以概念整合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两版英译《红楼梦》在判词翻译方面的差异,对于我们解读这本名著,研究概念整合理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整合 心智空间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7
  • 摘要7-8
  •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8-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3
  • 1.1 Purpose of the Study11-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
  • 1.3 Thesis Structure12-13
  • Chapter 2 A Review of Relevant Studies13-21
  • 2.1 Definition of Conceptual Blending13-14
  • 2.2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14-16
  • 2.2.1 Studies Abroad14-16
  • 2.2.2 Studies in China16
  • 2.3 A General Review of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16-19
  • 2.3.1 Functional Linguistic Approach16-17
  • 2.3.2 TG Approach17
  • 2.3.3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17-19
  • 2.4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19-21
  • Chapter 3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in Translation21-36
  • 3.1 The Basic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21-23
  • 3.1.1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BT21
  • 3.1.2 Psychological Basis of CBT21-22
  • 3.1.3 Linguistic Basis of CBT22-23
  • 3.2 Four Spac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23-25
  • 3.3 Translation Model in the Framework of CBT25-36
  • 3.3.1 Disintegration29-31
  • 3.3.2 Mapping31-33
  • 3.3.3 Projection33-34
  • 3.3.4 Generation34-36
  • Chapter 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36-54
  • 4.1 Sample Presentation36-38
  • 4.2 Application of Concept Blending in the Two Versions38-49
  • 4.2.1 Conceptual Meanings of the Pan Ci38-39
  • 4.2.2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the Pan Ci39-41
  • 4.2.3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Network41-49
  • 4.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49-54
  • 4.3.1 Blending of Metaphors49-51
  • 4.3.2 Blending of Culture51-54
  • Chapter 5 Conclusion54-57
  • References57-59
  • Appendix A : Published Papers during Study of M.A.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有霞;;略论“给力”的英译及影响[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2 赵洋;;互文性视域下的公示语英译[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媛慧;;围棋术语英译论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03期

4 邓玉华;李建红;;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数字成语的英译[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朱谷强;;视界融合下的禅诗英译:以寒山译诗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郭新文;;从认知角度看商标英译中的隐喻处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高秀;;从语境顺应理论看《登幽州台歌》的英译[J];华章;2011年15期

8 魏东峰;;论“师范”的英译[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9 朱建祥;马文波;;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蕾;黄睿;李俊婕;;从英汉语言特点看公示语翻译[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语言服务工作室与MTI翻译实践[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Joe Zhai;;乘风破浪正当时 本土翻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甘柳青;;翻译的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黑龙江省翻译协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启正;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文敏;为翻译说几句话[N];浙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敏;英译公共标识犹如“雾里看花”[N];桂林日报;2005年

4 王晴佳;“亲爱的”翻译是懒惰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柳霞;《五经》研究和翻译首先应从字义入手[N];光明日报;2009年

6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10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苏畅;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丽茶;林语堂翻译的读者意识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李佳;对外翻译和文化输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6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荣广;改写理论视角下杨氏夫妇《宋明平话选》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薛巧钰;《论语》关键字的解读及其翻译[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1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31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