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符号学谈《水浒传》的习语翻译
本文关键词:从社会符号学谈《水浒传》的习语翻译 出处:《苏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符号学理论 水浒传 习语 指称意义 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
【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堪称是描写中国宋朝时期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迄今为止,《水浒传》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其中以沙博理的译文最受欢迎。该书以口语式的语言表达著称,尤其是习语的大量使用。习语是从人民口语及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习俗、心理和伦理。因此《水浒传》的翻译,尤其是习语的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意义深远,然而,其丰厚的文化信息又给翻译带来了诸多挑战,值得深入研究。 社会符号学是用符号学的原理来解读各种社会符号及探究社会意义的科学。它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层面上的研究,同时把注意力投向文化、语境、语域等影响翻译的因素。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的标准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它强调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对文本意义和翻译过程的决定作用,以语言的符号性特点为翻译及其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新的理论视角。 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为核心,通过《水浒传》沙博理译文中的习语翻译,分别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进行英汉对比分析,从而揭示该译本与原本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标准下的具体体现及其得失,并总结出译者翻译常用的翻译策略。总之,通过对该译文的系统研究,论文揭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于这类具有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的客观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从而为新的译本的诞生及其研究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059;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彬;史珠子;;英语学习与习语翻译[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2 黄锦蓉;;英汉语言文化影响习语翻译现象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3 邵晶晶;;浅析口译中习语的翻译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黄海明;;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赣州红色旅游英译[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5 王琦;李灏;;德汉习语翻译与文化差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唐赛璐;;从习语翻译看等值的相对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杜苗;刘昕;;从习语的翻译看语用学理论对英汉互译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8 刘湘粤;;社会符号学视角看傅东华译本的意义再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赵丹;;习语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翻译对比研究——以LDCE3,MDCE和OALD6三部词典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琳;;习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惠萍;;浅谈英语习语汉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兰;;浅谈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晓琴;;英汉语中植物喻义的对比与习语中植物的翻译[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谭卫国;;论英汉习语的分类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雅婷;;英汉习语互译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等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木小燕;盛培林;;外向型汉英词典中汉语习语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迎春;;译学词典编研的结构[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邱s,
本文编号:1315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156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