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气对书画交易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气对书画交易的影响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风气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气主要是奢靡之气、长物之好、雅贿之风,它们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与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时书画市场空前繁荣,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容小觑。奢靡之气影响了消费观念,培育出庞大的消费群体,而长物之好、雅贿之风则制造了消费动机,成为书画交易繁荣的直接原因。
[Abstract]:The society is a part of social custom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social atmosphere is wasteful, gas well, Ya bribe the wind, they are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t that time and reflect, at the same time, back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At that time, before painting market prosperity, social impact the impact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extravagant consumption idea, created a huge consumer groups, and, well, the wind ya bribe creates consumer motivation, become the direct cause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rading prosper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
【分类号】:J209.2;J124
【正文快照】: 明代立国之初,由于战乱方定,百业凋敝,民无余财,社会风气崇俭黜奢,书画市场相当冷清。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经问裱画工盛叔彰:“彼图既成,鬻之于市,人有买者乎?”盛叔彰答曰:“近年以来缺,……乃世乱方定,人各措衣食而不暇尔。”[1]明代中晚期,随着经济的复兴,书画市场也日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昌洪;关于社会风俗史的研究[J];江汉论坛;1984年02期
2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3 任f ;;明代的吏治[J];文史知识;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中云;;明以前文言小说中人猿之缘的蜕变[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2 刘铭;;《金瓶梅》成书年代小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高飞;;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周晓光;唐萌萌;;明代归有光《三吴水利录》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赵国号;;明清农民迁业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袁军;;略论明清之前文言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范斌;;论魏晋风度构成元素的内涵与表现形式[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沈正赋;;白居易诗歌的人际传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10 李双华;;论唐寅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丹;周晶纯;;《左传》行人辞令赋诗取义类型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李焯然;;丘浚著述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3 赵轶峰;;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4 殷俊玲;;清代晋中奢靡之风述论[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林星;;社会风俗的演变与厦门城市的近代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王浩;张凯云;;从水墨画到自然式植物种植的平、立面设计[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晓松;清中期书画收藏热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4 方明霞;何良俊诗学思想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5 郑周;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小勇;宋元文人墨梅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徐长生;四堡刻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烨琳;元代米家山水绘画的传承与流变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晓艳;明代两京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焕山;关于消费问题的几点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J];南开学报;1994年04期
3 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嬗变研究之二[J];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04期
4 陈茂山;;浅谈明代中后期南京社会风气的转变[J];民俗研究;1991年01期
5 王卫平;清代吴地赌风述论[J];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6 朱子彦;张洁明;;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J];学术月刊;1988年12期
7 钞晓鸿;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10期
8 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J];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9 汪士信;;乾隆时期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应得、实得利润与流向试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03期
10 唐文基;试论明代统治集团的消费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木;;节约型社会首先从官员做起[J];陕西审计;2005年06期
2 安澜;“社会风气”的净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J];税收与社会;1997年10期
3 肖永清;由评选“十佳”联想到的……[J];汽车与配件;1987年05期
4 徐家常;杨松;;人均生活水平和社会风气[J];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03期
5 郑仓元;论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04期
6 邹昶,尤道俊;共同富裕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条件[J];江南论坛;1996年05期
7 孟庆顺;;香港廉政与社会风气[J];当代港澳;2000年02期
8 王晓红;;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J];北方经贸;2007年11期
9 子炎;;夜半铃声[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6期
10 袁建三;;会计诚信与社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征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力[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三十年纪事(1980-2010)[C];2010年
2 卫荣凡;;公共文明与社会风气[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彭德建;;科技报刊要担当起维护科学尊严净化社会风气的历史使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沙莲香;;卅年改革的心理后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孟凡拼;;浅谈经济改革与乡风文明建设[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冷溶;;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五十周年文集[C];1994年
7 杜文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贾春峰;;信誉高于一切——论商德建设[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9 贾春峰;;信誉高于一切——论商德建设[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10 陈晓娣;;论“卖淫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双重特性——着重以“卖淫女”刑事上的被害性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漳华 同安报道组 杨心亮 叶文彬 实习生 吴玮s
本文编号:1399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9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