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艺学的人学基础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文艺学的人学基础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当代文艺学以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崭新人学理论为深层根基。深刻了解马克思在人学理论上所实现的范式革命,对于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文艺学价值指向和学科动力学等方面,这种新的人学理论深刻规定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显示了新型人学理论对于文艺学的基础性指导意义;这种新的人学理论对文艺学同样具有普遍意义。深入研究人学理论,是深化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基本任务。
[Abstract]: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art is based on the new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based on Marxism, and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adigm revolution realized by Marx in the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en the study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This new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profoundly defines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roposition that literature is humanism shows the basic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to literature and art. This new theory of humanism is also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t is the basic task of deepen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o deeply study the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基金】: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青年课题(07XWD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K006)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中国当代文艺学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理清马克思的整体思想和文艺学的内在关联,关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品性和价值指向。在马克思思想和文学理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同时深化两方面的研究,但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国化这一紧迫思想任务而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中文;;论人性共同形态描写及其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8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邹广文,常晋芳;空间与人的文化世界[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4 彭启福;理解的应用性与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走向”[J];哲学动态;2005年09期
5 张明仓;深化意志论研究的合理思路[J];哲学动态;2000年08期
6 魏羡慕,李红岩;环境治理中的几个内在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10期
7 王祖强;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理论透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8 赵炎秋;中西神话仙话比较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3期
9 乔耀章;重构政府经济基础——对转变政府职能问题的深度思考[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10 刘同舫;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三) 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韩鸿;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崔剑仑;论当代中国行政监督[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7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玉;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D];南开大学;2006年
10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忠;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舒眉;汉代宫廷女性生活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中亮;中国报纸足球新闻的后现代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志强;甘肃省项目引进工作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一)[D];兰州大学;2006年
5 尹怡朋;秦汉养老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谷溢;防灾型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防灾化发展方向[D];天津大学;2006年
7 方连英;近代广西城乡关系变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荔斌;现代视野中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晓蓉;国际资源环境公正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妍妮;苏州河东段优秀历史建筑的立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朗;;新书速递[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1期
2 李晓社;;实践诠释真理的魅力——评《实践视野的理论沉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黄焕汉;;马克思的人学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4 韩书堂;;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的五种范式与网络媒体时代的文学革命[J];理论学刊;2009年07期
5 卞清霞;;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探析[J];世纪桥;2009年17期
6 韩东屏;;哲学有范式吗?[J];理论视野;2009年10期
7 蒋柯;熊哲宏;;“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J];心理学探新;2009年06期
8 罗海燕;;在矛盾中完善自身——中国古代人性、人学、文学深层关系略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红娥;;库恩的“范式革命”[J];新学术;2008年03期
10 牛德林;;论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广仁;;网络学术出版的范式革命[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中国人学学会简介[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王嘉让;;全球视野的现代政府改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段文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辩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陈志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人学建设和发展[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7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8 陈志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学理论建设[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辛世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涂亚峰;;以人为本,求是创新——全国第八届人学理论研讨会综述[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N];光明日报;2009年
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戴天宇 林功实 张广;金融海啸,中国经济能否安然无恙?[N];中国信息报;2009年
3 曾繁仁;在与时俱进中发展当代美学[N];人民日报;2008年
4 李华芳;史与思的“缠绵”[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赵明;中国网库变脸 引爆B2B范式革命[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赵垒;中国网库引爆B2B范式革命[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相晓冬;应用营消取代营销[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孟庆凯;河北院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喻中;话说“法学前沿”[N];法制日报;2007年
10 管益忻;营消:迈向客户经济的商业范式革命[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2 安桂清;整体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天民;伦理创造论[D];吉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若;从叙事学视角看中华民族新闻史研究范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黄安;哲学视野下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芳;学习型社会的人学意蕴[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颜洁;孔子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5 霍卫华;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精神养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邹闰华;马斯洛人学与企业人本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熊雯;人性与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丽娜;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几个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李翠荣;“人的肯定”的历史回眸和当代审视[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吕瑛;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构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1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1596.html